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一、研究生社会实践概述 | 第12-26页 |
(一)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相关概念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 | 第13-16页 |
1. 因研究生的思想特点所决定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特点 | 第13-15页 |
2. 因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相似而具有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特点 | 第15-16页 |
(三)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四)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 | 第17-21页 |
1.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哲学基础 | 第17-18页 |
2. 研究生社会实践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8页 |
3.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教育理论 | 第18-19页 |
4.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现实需求 | 第19-20页 |
5.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体诉求 | 第20-21页 |
(五)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 第21-26页 |
1. 研究型社会实践 | 第21-23页 |
2. 素养型社会实践 | 第23-25页 |
4. 服务型社会实践 | 第25-26页 |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26-33页 |
(一) 研究生社会实践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 | 第26-28页 |
(二) 研究生社会实践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 第28-29页 |
(三) 研究生社会实践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 | 第29-30页 |
(四) 研究生社会实践有利于科学创新的提高 | 第30-31页 |
(五) 研究生社会实践有益于就业创业的推进 | 第31-33页 |
三、当前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聚焦 | 第33-40页 |
(一) 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1.高校管理在研究生社会实践方面的不足 | 第33-34页 |
2. 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负面作用 | 第34-35页 |
3. 研究生自身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全面,做法欠妥 | 第35-36页 |
(二) 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0页 |
1. 高等院校的原因 | 第36-37页 |
2. 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 第37-38页 |
3. 研究生自身的原因 | 第38-40页 |
四、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运行机制 | 第40-47页 |
(一) 以人为本、发掘研究生主体意识 | 第40-41页 |
(二) 充分发挥导师的重要作用 | 第41-44页 |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 | 第42页 |
2.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联系 | 第42页 |
3. 借鉴国外研究生导师的指导经验 | 第42-43页 |
4. 导师把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工作的组成部分 | 第43-44页 |
(三) 高校完善社会实践机制的举措 | 第44-47页 |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研究生社会实践重要性的再认识 | 第44页 |
2. 拓宽实践视野,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 第44-45页 |
3. 重视基地建设,确保基地作用持续发挥 | 第45页 |
4. 强化组织环节,做到点面结合 | 第45-46页 |
5. 创新管理体制,构建机构和制度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实施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