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研究的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四)研究数据来源 | 第11-12页 |
一、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的基本状况 | 第12-15页 |
(一)思想上的肯定认识与行为上的消极应付并存 | 第12-13页 |
(二)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欠缺主动性 | 第13页 |
(三)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能力不强 | 第13-14页 |
(四)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功利性强 | 第14页 |
(五)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效能不高 | 第14-15页 |
二、影响当前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的因素分析 | 第15-25页 |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因素 | 第15-16页 |
(二)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因素 | 第16-17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因素 | 第17-19页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素质的因素 | 第19-21页 |
(五)高中学生自身的因素 | 第21-25页 |
三、改善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的对策 | 第25-44页 |
(一)教育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学 | 第25-26页 |
(二)转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育观念,增强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的效能 | 第26-29页 |
(三)塑造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的主动性 | 第29-32页 |
(四)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强化高中生在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中的主体性 | 第32-36页 |
(五)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增强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 | 第36-40页 |
(六)重视高中生其他非智力因素,提高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行为的自觉性 | 第40-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