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59页 |
第一节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16-41页 |
1.IBDV的基因组和蛋白组成 | 第16-22页 |
2.IBDV病毒粒子形态结构和病毒粒子的组装 | 第22-24页 |
3.IBDV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4.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25-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41页 |
第二节 单克隆抗体技术及其在植物病毒学中的应用 | 第41-59页 |
1.抗体的基本结构和特性 | 第41-43页 |
2.单克隆抗体技术 | 第43-47页 |
·杂交瘤技术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杂交瘤技术的基本流程 | 第44-47页 |
·动物免疫 | 第46页 |
·细胞融合 | 第46页 |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第46-47页 |
·杂交瘤细胞的克隆 | 第47页 |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47页 |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 第47页 |
3.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的比较 | 第47-48页 |
4.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 | 第48-51页 |
·杂交瘤技术的拓展 | 第48-49页 |
·基因工程抗体的发展 | 第49-51页 |
5.单克隆抗体在植物病毒学中的应用 | 第51-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第二章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在水稻稻米中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 | 第59-86页 |
第一节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在转基因水稻中的表达 | 第60-74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60-67页 |
·菌种、质粒及生化试剂 | 第60页 |
·植物培养基及植物材料 | 第60页 |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60-61页 |
·根癌农杆菌介导VP2基因的水稻转化 | 第61-62页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 | 第62-65页 |
·T_0代转基因植株种子中表达的IBDV VP2产物的检测 | 第65-67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67-72页 |
·IBDV VP2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7-69页 |
·水稻的转化 | 第69页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 | 第69-71页 |
·T_0、T_1代转基因植株种子中表达的IBDV VP2产物的检测结果 | 第71-72页 |
3.讨论 | 第72-74页 |
第二节 稻米中表达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的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性 | 第74-8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74-77页 |
·材料 | 第74页 |
·小鸡的免疫、攻毒及免疫保护分析 | 第74-76页 |
·转基因稻米的安全评价 | 第76页 |
·法氏囊病理学观察及统计学分析 | 第76-77页 |
2.结果 | 第77-81页 |
·免疫鸡的攻毒保护效果 | 第77-78页 |
·攻毒后免疫鸡法氏囊中IBDV抗原的检测 | 第78-79页 |
·免疫鸡血清中IBDV抗体效价的检测 | 第79页 |
·免疫鸡血清中IBDV中和抗体效价的测定 | 第79-81页 |
·转基因稻米安全性的评价 | 第81页 |
3.讨论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第三章 四种病毒的单克隆抗体研制及其应用 | 第86-124页 |
第一节 番茄斑萎病毒N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 | 第86-107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87-98页 |
·病毒 | 第87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87页 |
·试剂 | 第87-88页 |
·常用缓冲液的配制 | 第88页 |
·RT-PCR克隆TSWV N基因及其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88-92页 |
·TSWV 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蛋白纯化 | 第92-93页 |
·多克隆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93-95页 |
·用制备的抗体建立测定TSWV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 第95-97页 |
·免疫捕获反转录PCR(Immunocapture RT-PCR,IC-RT-PCR)方法的建立 | 第97-98页 |
2.结果 | 第98-105页 |
·TSWV N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8页 |
·N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第98-99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99页 |
·TSWV 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 | 第99-102页 |
·TAS-ELISA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 | 第102页 |
·ACP-ELISA和TAS-ELISA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102-103页 |
·TAS-ELISA检测灵敏度确定 | 第103-104页 |
·TAS-ELISA检测TSWV田间样品 | 第104页 |
·IC-RT-PCR检测TSWV方法的建立 | 第104-105页 |
3.讨论 | 第105-107页 |
第二节 香石竹斑驳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应用 | 第107-112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107-108页 |
·病毒、培养基和抗体 | 第107页 |
·病毒提纯 | 第107-108页 |
·其他试验方法 | 第108页 |
2.结果 | 第108-111页 |
·病毒的繁殖、提纯及小鼠免疫 | 第108页 |
·杂交瘤细胞的融合、筛选、克隆 | 第108页 |
·腹水抗体制备、抗体类型及亚类鉴定、效价测定 | 第108-109页 |
·Western-blot分析单抗与CarMV粒子的免疫反应 | 第109页 |
·以单抗为核心建立的检测CarMV的ACP-ELISA方法的特异性 | 第109-110页 |
·ACP-ELISA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 第110页 |
·ACP-ELISA的田间检测 | 第110-111页 |
3.讨论 | 第111-112页 |
第三节 马铃薯X病毒云南分离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检测应用 | 第112-117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112-113页 |
·病毒、培养基和抗体 | 第112-113页 |
·马铃薯X病毒云南分离物的繁殖及提纯 | 第113页 |
·其他试验方法 | 第113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113-115页 |
·马铃薯X病毒云南分离株的分离及提纯 | 第113-114页 |
·杂交瘤细胞的融合、筛选与克隆 | 第114页 |
·腹水抗体制备、抗体类型及亚类鉴定和效价测定 | 第114页 |
·以单抗为核心建立的检测PVX的ACP-E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确定 | 第114页 |
·以单抗为核心建立的检测PVX的ACP-ELISA方法的特异性检测 | 第114-115页 |
·ACP-ELISA方法的田间检测应用 | 第115页 |
3.讨论 | 第115-117页 |
第四节 百合无症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应用 | 第117-121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117-118页 |
·病毒、培养基和抗体 | 第117页 |
·百合无症病毒的提纯 | 第117-118页 |
·其他试验方法 | 第118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118-120页 |
·百合无症病毒的提纯 | 第118页 |
·杂交瘤细胞的融合、筛选、克隆 | 第118页 |
·腹水抗体制备、抗体类型及亚类鉴定、效价测定 | 第118-119页 |
·单抗的Western-blot分析 | 第119页 |
·以单抗为核心建立的ACP-ELISA方法的特异性检测 | 第119-120页 |
·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 第120页 |
·ACP-ELISA的田间检测应用 | 第120页 |
3.讨论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4页 |
附录A 常用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与仪器 | 第124-126页 |
附录B 常用缓冲液及培养基配方 | 第126-132页 |
附录C 缩略词表 | 第132-133页 |
附录D 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及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