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中医理论的认识基础: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 第8-14页 |
(一) 中医理论的“天人合一”整体观的理论基础 | 第8-9页 |
(二) 中医理论的“天人合一”整体观的主要内容 | 第9-12页 |
(三) “天人合一”整体观在中医理论中的体现 | 第12-14页 |
二、中医理论的思维形式:强调辩证逻辑 | 第14-20页 |
(一) 中医理论辩证逻辑问题的提出 | 第14-15页 |
(二) 中医理论辩证逻辑的思维规律 | 第15-16页 |
(三) 中医理论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 | 第16-18页 |
(四) 中医理论辩证的客观逻辑性与人体的复杂性、非线性是统一的 | 第18-20页 |
三、中医理论的医治原则:强调以人为本,着重治“病的人” | 第20-25页 |
(一) 中医理论体系中,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 | 第20-21页 |
(二) 中医理论注重“治病求本”,重心放在内在机制和能力上 | 第21-22页 |
(三) 中医理论主张“形神合一”,“心神”状态调节 | 第22-23页 |
(四) 中医理论把调养精神置于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 第23-25页 |
四、中医理论的实践方法:强调辨证论治 | 第25-32页 |
(一) 望闻问切临床观察和辨证诊断方法 | 第25-27页 |
(二) “审证求因”的认识路径 | 第27-28页 |
(三) 八纲辨证的认识体系 | 第28-29页 |
(四) 因人、因地、因时的治疗特点 | 第29-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