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1 议程设置理论概述 | 第10-14页 |
·议程设置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 | 第10-11页 |
·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 第11-14页 |
·可以帮助人们把握社会的变化 | 第11页 |
·影响人们的关注焦点 | 第11-12页 |
·可以形成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 | 第12-14页 |
2 影响议程设置效果的因素 | 第14-19页 |
·媒体的导向性因素 | 第14-16页 |
·媒体传播的内容 | 第14-15页 |
·对议题的传播方式 | 第15页 |
·议题设置的技巧 | 第15页 |
·主流媒体因素 | 第15-16页 |
·受众的自主性因素 | 第16-17页 |
·传播者的责任意识因素 | 第17-19页 |
3 运用议程设置理论进行生态文明传播的迫切性与可行性 | 第19-23页 |
·运用议程设置理论进行生态文明传播的迫切性 | 第19-21页 |
·生态文明传播方法有待完善,公民生态意识有待提高 | 第19-20页 |
·改善传播方式,为公众设置关注焦点 | 第20-21页 |
·运用议程设置理论进行生态文明传播的可行性 | 第21-23页 |
·生态文明建设议题的非强制性 | 第21-22页 |
·生态文明建设议题的贴近性 | 第22-23页 |
4 生态危机时期的议程设置原则与方式 | 第23-32页 |
·把握时机,及时设置议题的原则 | 第23-25页 |
·内容真实,保障公众知情的原则 | 第25-26页 |
·适度和优质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 第26页 |
·强调危机后的议题设置方式 | 第26-27页 |
·媒体发挥自身优势,相互配合的方式 | 第27-29页 |
·电视的形象生动性 | 第27页 |
·广播的跨时空性 | 第27-28页 |
·报纸的方便性 | 第28页 |
·网络的时效性 | 第28-29页 |
·配合政府决策,服务于公众和社会的原则 | 第29-30页 |
·塑造政府形象 | 第29页 |
·媒体要配合政府工作 | 第29-30页 |
·案例分析 | 第30-32页 |
5 生态平稳时期的议程设置原则与方式 | 第32-37页 |
·围绕主题设计传播内容的原则 | 第32-33页 |
·多种方式优化议程设置 | 第33-34页 |
·根据不同的受众类型进行议程设置 | 第33页 |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议程设置 | 第33页 |
·利用权威人物提高议程设置效果 | 第33-34页 |
·媒体联动,发挥合力的原则 | 第34-35页 |
·成功案例 | 第35-37页 |
·议题内容选取合理 | 第36页 |
·议题设置从受众角度出发,关注民生 | 第36页 |
·各媒体发挥自身优势 | 第36页 |
·生态传播者认真负责 | 第36-37页 |
6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个人简介 | 第40-41页 |
导师简介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