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重要概念 | 第12-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8页 |
·国外关于道德智力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国内关于道德智力及其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管理者胜任力特征中涉及"德"的相关文献 | 第25-26页 |
·国内外研究的特点及不足 | 第26-28页 |
3 研究内容与设计 | 第28-39页 |
·研究的总体框架 | 第28-29页 |
·研究内容与假设 | 第29-33页 |
·研究方法和工具 | 第33-36页 |
·研究过程和被试 | 第36-39页 |
4 企业管理者道德智力内容结构研究 | 第39-5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9页 |
·企业管理者道德智力内容结构的预研究 | 第39-42页 |
·企业管理者道德智力内容结构模型构建 | 第42-45页 |
·企业管理者道德智力内容结构的验证 | 第45-53页 |
·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5 企业与政府或事业单位管理者道德智力内容结构比较研究 | 第57-71页 |
·政府或事业单位管理者道德智力内容结构模型构建 | 第57-60页 |
·政府或事业单位管理者道德智力内容结构的验证 | 第60-66页 |
·企业管理者与政府或事业单位管理者道德智力内容结构比较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6 企业管理者道德智力对员工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 | 第71-86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71-72页 |
·研究工具、方法和被试 | 第72-73页 |
·后果变量问卷质量分析 | 第73-75页 |
·研究结果 | 第75-78页 |
·企业管理者道德智力与利他行为、他律行为探讨 | 第78-82页 |
·本章讨论与小结 | 第82-86页 |
7 道德智力与后果变量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 第86-118页 |
·研究目的和假设 | 第86-87页 |
·研究工具、方法和被试 | 第87-89页 |
·中介变量问卷的质量分析 | 第89-92页 |
·研究结果 | 第92-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8 道德智力与后果变量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 | 第118-136页 |
·研究目的和假设 | 第118-119页 |
·研究工具、方法和被试 | 第119-120页 |
·调节变量问卷的质量分析 | 第120-122页 |
·研究结果 | 第122-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6页 |
9 不同人口学、组织特征管理者道德智力的差异比较 | 第136-147页 |
·研究目的和假设 | 第136页 |
·研究方法和被试 | 第136页 |
·研究结果 | 第136-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7页 |
10 企业管理者道德智力案例研究 | 第147-160页 |
·制度下的道德思考:安然事件的反思 | 第147-151页 |
·企业家的道德血液:双汇道德危机案例分析 | 第151-158页 |
·本章小结 | 第158-160页 |
11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60-172页 |
·研究结论 | 第160-162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62-163页 |
·提升企业管理者道德智力的途径和建议 | 第163-170页 |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第170-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178页 |
英文部分 | 第172-175页 |
中文部分 | 第175-178页 |
附录 | 第178-187页 |
附录1:开放式问卷 | 第178-179页 |
附录2:预试问卷 | 第179-182页 |
附录3:正式问卷 | 第182-184页 |
附录4:其它相关变量问卷 | 第184-186页 |
附录5: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186-187页 |
致谢 | 第187-1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