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国家公债、债券、外债论文

后危机时代公债风险防范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0-18页
     ·早期的西方主要流派关于公债的论述第10-13页
     ·关于赤字、公债政策与通货膨胀、货币危机关系的研究第13-14页
     ·经济转轨国家的隐性与或有债务风险理论第14-15页
     ·国内学者关于公债风险的研究第15-18页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18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8-19页
   ·创新点第19-20页
第二章 我国公债制度变迁历程回顾第20-31页
   ·公债概述第20-22页
     ·公债的内涵第20页
     ·公债的双重属性第20-21页
     ·公债的收入分配效应第21-22页
   ·我国公债制度的变迁历程第22-27页
     ·改革开放以来公债制度变迁概述第22-25页
     ·国外债务与外债第25-27页
   ·地方政府债务第27-31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第27-28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特征第28-29页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分析第29-31页
第三章 我国公债风险的定性分析第31-36页
   ·公债风险的内涵第31-32页
     ·公债的财政风险第31页
     ·公债的货币风险第31-32页
   ·公债风险的影响因素第32-33页
     ·财政支出的需要第32页
     ·财政偿债能力第32页
     ·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的状况第32-33页
     ·经济发展水平第33页
     ·社会主体的应债能力第33页
     ·公债运行及管理水平第33页
   ·后危机经济环境对公债风险的影响第33-36页
     ·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第33-34页
     ·公债危机具备了传染性第34页
     ·不适当的公债政策加剧公债风险爆发的可能性第34-35页
     ·防范公债风险,避免危机的发生第35-36页
第四章 我国公债风险的定量分析第36-57页
   ·公债风险指标分析第36-45页
     ·反映公债风险的常规指标第36-42页
     ·反映外债风险的指标第42-45页
   ·我国公债发行规模合理性的计量分析第45-57页
     ·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第45-48页
     ·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第48-49页
     ·VAR 模型的设定和滞后期的选择第49-51页
     ·VAR 模型的平稳性检验第51页
     ·协整性检验第51-54页
     ·建立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第54-56页
     ·分析结论第56-57页
第五章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与启示第57-60页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因第57-58页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第58-60页
第六章 防范和化解我国公债风险的对策建议第60-68页
   ·我国公债制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第60-62页
     ·中央集权式公债第60-61页
     ·“双轨制”的公债运行第61页
     ·封闭的公债市场第61-62页
     ·相对内需和储蓄而言较为保守的公债政策第62页
   ·防范公债风险的政策建议第62-68页
     ·完善公债管理制度的建议第62-66页
     ·财税和金融体系改革第66-68页
第七章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中国房地产业的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绩效关系实证研究
下一篇: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