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路径 | 第10-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研究路径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创新点 | 第13页 |
·不足之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第15-22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金融服务业 | 第15-16页 |
·金融服务业集聚 | 第16-17页 |
·相关理论的文献回顾与综述 | 第17-22页 |
·金融地理学 | 第17-18页 |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8-19页 |
·金融服务业集聚理论 | 第19-21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现状 | 第22-37页 |
·天津金融服务业集聚现状 | 第22-30页 |
·分行业发展现状 | 第23-28页 |
·分区域发展现状 | 第28-30页 |
·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 | 第30-32页 |
·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理论 | 第30-31页 |
·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选择 | 第31-32页 |
·金融服务业集聚程度测度 | 第32-37页 |
·金融服务业集聚程度测度指标及比较 | 第32-34页 |
·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程度测度 | 第34-37页 |
第四章 京津冀地区金融辐射域测度 | 第37-46页 |
·威尔逊模型 | 第37-39页 |
·模型假定 | 第37页 |
·模型公式 | 第37-39页 |
·京津冀中心城市辐射半径测度 | 第39-46页 |
·指标体系设定 | 第39页 |
·京津冀地区城市综合因子分析 | 第39-45页 |
·金融辐射半径测度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天津与北京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比较分析 | 第46-53页 |
·北京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 第46-49页 |
·北京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优势 | 第46-48页 |
·北京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劣势 | 第48-49页 |
·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 第49-52页 |
·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优势 | 第49-50页 |
·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劣势 | 第50-52页 |
·对比分析 | 第52-53页 |
第六章 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战略规划 | 第53-58页 |
·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定位 | 第53-54页 |
·天津市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战略规划 | 第54-58页 |
·加大政府政策的引导 | 第54页 |
·整合天津市的金融资源 | 第54-55页 |
·把天津打造成北方的离岸金融中心 | 第55-56页 |
·加快天津金融创新改革的步伐 | 第56页 |
·加快天津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