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引言第9-19页
 (一) 研究的缘起第9-10页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 研究目的第10页
  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第11-13页
  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第13-15页
  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第15-16页
 (四)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第16页
  1. 研究内容第16页
  2. 研究对象第16页
  3. 研究方法第16页
 (五)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9页
  1. 高等学校第16-17页
  2. 初任教师第17页
  3. 教师专业成长第17-19页
二、高校初任教师专业成长阶段第19-30页
 (一) 第一年:适应与生存第19-22页
  1. 特点第19页
  2. 第一年易出现的教学不适应问题第19-21页
  3. 对高校初任教师教学不适应现象的反思第21-22页
 (二) 第二年:融入与认可第22-26页
  1. 特点第22-23页
  2. 第二年出现的职业心理压力问题第23-25页
  3. 对初任教师职业心理压力的反思第25-26页
 (三) 第三年:定位与规划第26-30页
  1. 特点第26页
  2. 第三年出现的教学与科研的选择问题第26-28页
  3. 对高校初任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反思第28-30页
三、高校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第30-34页
 (一) 学校内部因素第30-32页
  1. 入职教育以岗前培训为主,搞形式主义第30-31页
  2. 高校内部的管理制度过于死板,不够灵活第31-32页
  3. 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的缺失第32页
 (二) 初任教师个人因素第32-34页
  1. 教育素养第32-33页
  2. 身心素质第33页
  3. 人际交往第33-34页
四、促进高校初任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第34-38页
 (一) 完善初任教师岗前培训,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第34-35页
 (二) 切实落实初任教师导师制,给予足够的关心与指导第35-36页
 (三)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营造公平合理的发展空间第36页
 (四) 建立合理的绩效薪酬制度,创建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第36-38页
结束语第38-39页
注释第39-42页
参考文献第42-47页
附录:访谈提纲第47-48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西高职院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下一篇:我国居民上大学意愿度的演化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