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8页 |
·植物饲料原料中非淀粉多糖的特性 | 第14-19页 |
·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 | 第19-25页 |
·非淀粉多糖酶的作用机理 | 第25-28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8-29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6页 |
第2章 小麦非淀粉多糖含量测定及酶解效果 | 第36-52页 |
·引言 | 第36页 |
·材料与设备 | 第36-38页 |
·特殊试剂与材料 | 第36-37页 |
·仪器 | 第37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7-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1页 |
·气相色谱条件 | 第38页 |
·非淀粉多糖含量测定原理 | 第38-39页 |
·非淀粉多糖含量测定步骤 | 第39-41页 |
·体外酶解试验 | 第41页 |
·数据处理 | 第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7页 |
·小麦非淀粉多糖的单糖构成 | 第41-43页 |
·阿拉伯木聚糖酶对小麦可溶非淀粉多糖的降解效果 | 第43-44页 |
·阿拉伯木聚糖酶对小麦不可溶非淀粉多糖的降解效果 | 第44-45页 |
·阿拉伯木聚糖酶与小麦非淀粉多糖含量之间的回归方程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第3章 小麦日粮添加木聚糖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52-76页 |
·引言 | 第52-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5页 |
·饲养栏舍清洁消毒 | 第53页 |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及分组 | 第53-54页 |
·日粮组成及分组 | 第54页 |
·样品采集及制备 | 第54-55页 |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55页 |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67页 |
·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55-57页 |
·对断奶仔猪内脏器官的影响 | 第57-59页 |
·对血清糖、脂、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第59-62页 |
·对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62-67页 |
·讨论 | 第67-70页 |
·小结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第4章 小麦非淀粉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区系的影响 | 第76-93页 |
·引言 | 第76-7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7-79页 |
·饲养栏舍清洁消毒 | 第77页 |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及分组 | 第77页 |
·日粮组成及分组 | 第77页 |
·样品采集及制备 | 第77页 |
·主要仪器 | 第77-78页 |
·试验步骤 | 第78-79页 |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7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9-88页 |
·小麦非淀粉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形态学指标的影响 | 第79-85页 |
·小麦非淀粉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区系的影响 | 第85-88页 |
·讨论 | 第88-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第5章 小麦非淀粉多糖对断奶仔猪肠道糖转运载体的影响 | 第93-105页 |
·引言 | 第9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3-97页 |
·饲养栏舍清洁消毒 | 第93页 |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及分组 | 第93页 |
·日粮组成及分组 | 第93-94页 |
·样品采集及制备 | 第94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94页 |
·试验步骤 | 第94-97页 |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9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7-101页 |
·木聚糖酶对断奶仔猪肠道组织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mRNA表达的影响 | 第97-99页 |
·日龄对断奶仔猪肠道组织钠/葡萄糖共转运载体-1mRNA表达的影响 | 第99-101页 |
·讨论 | 第101-103页 |
·小结 | 第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05-107页 |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105-10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06页 |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10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