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与不足 | 第9-13页 |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企业行为理论综述 | 第15-21页 |
·企业理论 | 第15-16页 |
·企业行为理论 | 第16-18页 |
·产权理论 | 第18-19页 |
·企业行为及其约束因素 | 第19-21页 |
第3章 转型期国有企业行为变革的基本原则与趋势 | 第21-27页 |
·国有企业行为变革的基本原则 | 第21-23页 |
·“自利”与“利他”相结合 | 第21-22页 |
·公平与效率并重 | 第22-23页 |
·政策主导下的制度变迁 | 第23页 |
·国有企业行为变革的方法论 | 第23-24页 |
·国有企业行为变革的趋势 | 第24-27页 |
·国有企业行为目标识别:由单一性到多元化 | 第24-25页 |
·国有企业行为变革的绩效:由发展主义到和谐社会 | 第25页 |
·国有企业行为变革速度:渐变后的突变 | 第25-27页 |
第4章 转型期国有企业行为变革的基本特征 | 第27-34页 |
·国有企业行为变革的渐进性 | 第27-30页 |
·“企业本位”初步确立(1979-1984) | 第27-28页 |
·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浅层调整(1984-1992) | 第28-29页 |
·“企业本位”基本确立(1992-1996) | 第29-30页 |
·企业行为的战略性反思(1997-) | 第30页 |
·先试验后推广的变革模式 | 第30-32页 |
·国企行为的行政化色彩 | 第32-33页 |
·国有企业在变革中趋于成熟 | 第33-34页 |
第5章 转型期国有企业行为变革的原因分析 | 第34-40页 |
·企业行为变革的环境因素 | 第34-36页 |
·“渐进式”改革方式的影响 | 第34-35页 |
·政府不规范行为的影响 | 第35-36页 |
·法律和道德伦理滞后的影响 | 第36页 |
·企业行为变革的自身因素 | 第36-40页 |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迟滞 | 第36-38页 |
·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 第38-40页 |
第6章 优化国有企业行为的政策建议 | 第40-48页 |
·规范国企行为的前提条件 | 第40-42页 |
·改革企业产权制度,对国有企业实行分类管理 | 第40-41页 |
·规范政府行为 | 第41-42页 |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优化 | 第42-43页 |
·优化股权结构,促使股权分散 | 第42页 |
·明确“三会”和经理层的组成和职责 | 第42-43页 |
·树立和谐社会理念,培育企业绿色文化 | 第43-44页 |
·构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44-48页 |
·提高创新能力 | 第44页 |
·提升市场开拓能力 | 第44-45页 |
·拓展服务能力 | 第45-46页 |
·构筑人力资源竞争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