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章 法常综述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法常生平 | 第12-18页 |
一、法常绘画艺术的源流 | 第13-15页 |
二、法常绘画艺术的继承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法常绘画艺术的探究 | 第18-40页 |
第一节 法常绘画作品类型 | 第18-20页 |
一、透过文献记载分析法常绘画作品类型 | 第18页 |
二、透过法常绘画作品总结作品类型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法常绘画艺术中的“法之无法”的特色 | 第20-30页 |
一、画界对“法”、“无法”及其关系的理解 | 第20-21页 |
二、“无法”的画家与法常之比较 | 第21-30页 |
第三节 “常之非常”的风格 | 第30-34页 |
一、“常”题材的涵盖范围及“非常”的解读 | 第31-32页 |
二、法常对“常”题材的选择 | 第32-33页 |
三、法常绘画艺术从“常”中体现出来的独到风格 | 第33-34页 |
第四节 法常绘画艺术的风格及形成原因 | 第34-40页 |
一、“法之无法”与“常之非常”结合中的升华 | 第34-36页 |
二、法常绘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 第36-40页 |
第三章 法常绘画艺术的学术价值及对当代中国水墨画的现实意义 | 第40-44页 |
第一节 法常绘画艺术的学术价值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法常绘画艺术对当代中国水墨画的启示 | 第41-44页 |
一、当代中国水墨画热中的冷思考 | 第41-42页 |
二、法常绘画艺术对当代中国水墨画的现实意义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注释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5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