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八十七神仙卷》概说 | 第14-21页 |
第一节 《八十七神仙卷》历史渊源 | 第14-17页 |
一、《八十七神仙卷》简介 | 第14-15页 |
二、众说纷纭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八十七神仙卷》与《朝元仙杖图》 | 第17-19页 |
第三节 《八十七神仙卷》与白描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八十七神仙卷》创作思维描真 | 第21-35页 |
第一节 《八十七神仙卷》的创作环境和作者意图 | 第21-26页 |
一、唐宋时期的艺术思维特点和宗教绘画图式 | 第21-24页 |
二、《八十七神仙卷》与时代文化艺术因素 | 第24-26页 |
第二节 《八十七神仙卷》创作过程与思维分析 | 第26-35页 |
一、动机和缘起 | 第26-27页 |
二、《八十七神仙卷》的创作与审美心迹 | 第27-29页 |
三、《八十七神仙卷》绘制的阶段性及思维痕迹 | 第29-35页 |
第三章 《八十七神仙卷》视觉心理分析 | 第35-45页 |
第一节 《八十七神仙卷》的视觉形式与审美 | 第35-39页 |
一、《八十七神仙卷》的视觉元素 | 第35-38页 |
二、《八十七神仙卷》造型中的个性显现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八十七神仙卷》中线的表现力 | 第39-42页 |
一、作为符号的线的生命 | 第39-40页 |
二、线的视觉心理意象 | 第40-41页 |
三、线的意、势、力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八十七神仙卷》视觉幻象空间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八十七神仙卷》中体现出的文化和艺术心理思想 | 第45-57页 |
第一节 《八十七神仙卷》内在文化与艺术心理追求 | 第45-52页 |
一、艺“道”同天——《八十七神仙卷》追求的理想境界 | 第45-48页 |
二、“气”——《八十七神仙卷》的精神支柱 | 第48-50页 |
三、心——《八十七神仙卷》创作中的心灵升华 | 第50-51页 |
四、悟与和——奉行千年的审美法则 | 第51-52页 |
第二节 《八十七神仙卷》文化艺术心理的外在显现——舞 | 第52-57页 |
一、舞——中国绘画生命的外在显现 | 第52-55页 |
二、线——舞的精神外化形态 | 第55页 |
三、巫——诗意的升华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注释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作品部分 | 第63-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