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分析”与中国美术史撰述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第一章:中国美术史撰述情境的缺失 | 第14-21页 |
第一节 中国美术史著述的发展演变 | 第14-18页 |
一 中国古代美术史撰述 | 第14-16页 |
二 近现代中国美术史撰述 | 第16-18页 |
第二节 中国现代美术史撰述的特点 | 第18-21页 |
一 用规律把握美术史 | 第18-19页 |
二 艺术反映时代 | 第19-21页 |
第二章:“情境分析”理论梳理 | 第21-40页 |
第一节 情境分析概念的出现 | 第21-26页 |
一 波普尔的反历史决定论 | 第21-23页 |
二 情境分析的内涵和性质 | 第23-26页 |
三 波普尔情境分析法的评价和意义 | 第26页 |
第二节 情境分析理论的发展 | 第26-37页 |
一 贡布里希:艺术问题史 | 第26-33页 |
二 巴克森德尔:“重演的三角模式” | 第33-35页 |
三 哈斯克尔:画家与赞助人 | 第35-37页 |
第三节 情境分析对艺术史撰述的价值 | 第37-40页 |
第三章:“情境分析”方法与中国美术史撰述 | 第40-56页 |
第一节 中国美术史撰述的现代史学背景 | 第40-45页 |
第二节 中国美术史撰述中的“情境分析” | 第45-56页 |
一 情境分析在中国艺术史撰述中的出现 | 第45-48页 |
二 海外学者运用“情境分析”对中国美术史的研究 | 第48-53页 |
三 近年来中国美术史撰述新貌 | 第53-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注释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