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25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5页
     ·研究背景第12-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框架及方法第15-17页
     ·研究框架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现状第17-25页
     ·国外绩效审计的研究综述第17-19页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研究综述第19-23页
     ·国外绩效审计与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比较分析第23-25页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第25-32页
   ·国外绩效审计理论基础第25-26页
   ·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基础第26-27页
   ·简要评述第27-28页
   ·财务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比较第28-29页
   ·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研究内容第32-38页
   ·我国部门领导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经验第32-33页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研究内容第33-37页
     ·部门领导干部行使经济决策权情况审计内容第33-34页
     ·部门领导干部行使经济管理监督权情况审计内容第34页
     ·部门领导干部行使经济执行权情况审计内容第34-36页
     ·部门领导干部履行廉政职责情况审计内容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指标与标准第38-61页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第38-45页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第38-39页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第39-45页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第45-48页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分值)的确定方法第45-46页
     ·各项指标的具体审计标准第46-48页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8-55页
     ·确定权重的原则第48-49页
     ·确定权重的方法第49-54页
     ·权重方法简要分析第54-55页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55-57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第55-56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步骤第56-57页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整第57-58页
     ·不同部门的调整第58页
     ·不同地区的调整第58页
     ·不同时期的调整第58页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数据的采集第58-60页
     ·数据采集的意义第58-59页
     ·数据采集的范围第59页
     ·数据的判断和分类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的利用第61-65页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的认定第61-62页
   ·评价结果在审计报告中的体现方式第62-63页
   ·评价结果的利用方式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6章 实证分析应用第65-79页
   ·基本情况第65页
   ·调查对象选择及调查问卷设计第65-66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 AHP的权重计算第66-74页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74-77页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第74-77页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分析第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7章 结论第79-82页
   ·结论第79页
   ·创新点第79-80页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80页
   ·后续研究的建议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致谢第87-88页
附录 1: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问卷第88-91页
附录 2: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问卷第91-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混洗蛙跳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应用及信息有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