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曲病菌分离、培养及接种技术的初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9页 |
| ·稻曲病的分布 | 第10页 |
| ·稻曲病的症状 | 第10-11页 |
| ·稻曲病的危害 | 第11页 |
| ·稻曲病的发生规律 | 第11页 |
| ·稻曲病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14页 |
| ·稻曲球的结构 | 第11-12页 |
| ·离体培养性状 | 第12页 |
| ·分离方法 | 第12页 |
| ·分离培养基 | 第12-13页 |
| ·繁殖体 | 第13-14页 |
| ·稻曲病的浸染循环 | 第14-17页 |
| ·自然寄主 | 第14页 |
| ·浸染源 | 第14-16页 |
| ·发病时期和浸入部位 | 第16-17页 |
| ·水稻对稻曲病菌抗性的研究 | 第17-18页 |
| ·稻曲病的防治 | 第18页 |
| ·立题依据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稻曲病菌分离方法的研究 | 第19-2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 ·材料 | 第19页 |
| ·分离方法 | 第19-20页 |
| ·稻曲病菌的分子鉴定 | 第20-2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 ·分离方法的比较 | 第21-22页 |
| ·白化菌株的特性 | 第22页 |
| ·候选菌株鉴定 | 第22-23页 |
| ·讨论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第25-2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页 |
| ·材料 | 第25页 |
| ·方法 | 第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 ·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第25-26页 |
| ·厚垣孢子的形成特性 | 第26页 |
| ·厚垣孢子的萌发特性 | 第26-27页 |
| ·自然条件下稻曲球、菌核的发育过程及其结构 | 第27页 |
| ·讨论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稻曲病菌接种技术和浸染过程的研究 | 第29-36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 ·材料 | 第29页 |
| ·接种方法与试验设计 | 第29-31页 |
| ·浸染过程观察 | 第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 ·病菌继代次数对接种效果的影响 | 第31页 |
| ·接种体类型对接种效果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水稻生育期对接种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 ·不同悬浮液对接种效果的影响 | 第33页 |
| ·白化菌株的致病力 | 第33-34页 |
| ·稻曲病菌的浸染过程 | 第34页 |
| ·讨论 | 第34-36页 |
| 图版 | 第36-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附表1-1 | 第47-48页 |
| 附表1-2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