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世界史论文--古代史(公元前40世纪~公元476年)论文--古代罗马论文

秦汉与古罗马农业历史比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2页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研究对象的确定第13-17页
     ·相关的几个概念第13-17页
     ·秦汉和古罗马农业历史的可比性及其范围第17页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7-20页
     ·对秦汉农业的总体性研究第18页
     ·对秦汉农业的专题研究或区域研究第18-19页
     ·对古罗马农业的研究第19页
     ·对秦汉和罗马农业的比较研究第19-20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0-21页
     ·研究思路第20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21-22页
     ·研究对象的创新第21页
     ·研究观点的创新第21-22页
第二章 秦汉和古罗马农业的产生第22-30页
     ·秦汉农业的兴起和西亚农业的传播第22-24页
     ·秦汉农业的兴起第22-23页
     ·西亚农业的传播第23-24页
   ·秦汉和古罗马农业发展道路的选择第24-26页
     ·秦汉精耕细作的农业发展道路第25页
     ·古罗马外向依赖型农业发展道路第25-26页
   ·先秦时期的开发和古罗马共和国的确立对农业的不同影响第26-29页
     ·先秦时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与开发第27页
     ·罗马共和国的确立和农业的发展第27-29页
     ·农业产生之初秦汉和古罗马之间的差异第29-30页
第三章 发展阶段上的秦汉与古罗马农业第30-37页
     ·秦统一中华与古罗马地中海称霸第30-34页
     ·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得秦实现对中国的统一第30-32页
     ·农业发展和战略联盟的建立实现古罗马地中海称霸第32-34页
   ·农区的开发对秦汉和古罗马发展的影响第34-35页
     ·关中等农区的全面开发实现了秦汉的国富兵强第34页
     ·古罗马占领下农区的有限开发和缓慢发展第34-35页
   ·大一统中央集权下的秦汉农业和独裁专制后的古罗马农业第35-37页
第四章 秦汉与古罗马农业科技、农业经济思想之比较第37-48页
   ·秦汉时期的农业科技及其发展第37-38页
     ·铁农具的使用第37页
     ·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第37-38页
     ·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第38页
     ·畜牧业与园艺第38页
   ·古罗马的农业科技第38-40页
     ·农业工具第39页
     ·土地利用第39页
     ·作物栽培第39页
     ·园艺作物第39-40页
     ·动物养殖第40页
   ·秦汉时期的农业经济思想第40-45页
     ·秦经济思想概述第40-42页
       ·商鞅的经济思想第41页
       ·《吕氏春秋》中的农业经济思想第41-42页
     ·两汉经济思想概述第42-45页
   ·古罗马农业经济思想第45-46页
     ·加图的农业经济思想第45-46页
     ·瓦罗的农业经济思想第46页
     ·科路美拉的农业经济思想第46页
   ·秦汉和古罗马在农业科技、思想方面的差异第46-48页
第五章 汉长安城与古罗马城粮食问题比较第48-55页
   ·汉长安和古罗马的粮食产区第48-49页
     ·关中农区的形成和发展第48页
     ·古代农业在意大利的传播和拉丁姆农区的形成第48-49页
       ·古代农业在欧洲的传播第48-49页
       ·拉丁姆农区的形成第49页
   ·汉长安城与古罗马城粮食供应第49-52页
     ·汉长安城的粮食供应第49-51页
       ·关中农区的粮食供给研究第49-50页
       ·汉长安城的粮食流通状况第50-51页
       ·汉长安城的粮食储备情况第51页
     ·古罗马城的粮食供应第51-52页
       ·古罗马的粮食生产情况第51页
       ·古罗马的粮食流通状况第51-52页
   ·汉长安城与古罗马城粮食消费第52-53页
     ·汉长安城的粮食消费需求第52页
     ·古罗马城的粮食消费需求第52-53页
   ·汉长安城与古罗马城粮食安全问题解析第53-55页
     ·导致汉长安城与古罗马成粮食供应不同状况的内部环境第53-54页
     ·导致汉长安城和古罗马城粮食供应不同状况的外部环境第54-55页
第六章 回望与启示第55-60页
   ·农业的发展影响甚至决定了国家社会的发展第55-56页
   ·农业类型的选择需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出发第56-57页
   ·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建立在不同的农业类型基础之上的第57页
   ·农业经济的管理应该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第一要务第57-58页
   ·秦汉和古罗马不同农业发展模式的借鉴意义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致谢第63-65页
作者简介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伊犁屯垦研究
下一篇: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