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受助人口医疗困境与可行能力分析
论文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导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9-14页 |
·相关理论 | 第9-12页 |
·从发展的视角看医疗救助实施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从贫困与可行能力关系解读被救助者困境的根源 | 第10-11页 |
·个人的异质性理论与医疗救助政策的推进 | 第11-12页 |
·文献回顾 | 第12-14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立场 | 第13-14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社会政策 | 第14-15页 |
·城市贫困人口 | 第15页 |
·医疗救助 | 第15页 |
·本文研究思路与设计 | 第15-16页 |
·本文采用的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16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本文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朝阳区医疗救助工作运行情况 | 第18-28页 |
·朝阳区概况 | 第18-19页 |
·自然状况 | 第18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8-19页 |
·人口状况 | 第19页 |
·医疗救助工作的发展轨迹 | 第19-20页 |
·受助人群特点与受助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受助者的人口学特征 | 第20-21页 |
·受助者的类别构成 | 第21-22页 |
·受助者患病分类与受助前医疗费用状况 | 第22-24页 |
·受助后医疗费用状况与受助者支付能力缺口分析 | 第24-28页 |
3 受助者的生存现状与医疗困境个案研究 | 第28-34页 |
·访谈地点的选取及其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A社区家庭收入状况及来源分析 | 第29页 |
·受助者家庭面临的困境 | 第29-33页 |
·可行能力缺失导致"因贫致病" | 第29-31页 |
·高额医疗费用导致"因病致贫" | 第31-32页 |
·主要劳力患病导致"家庭隐忧"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从受助者的角度看医疗救助政策存在的问题 | 第34-40页 |
·受助者对现行医疗救助政策的效果评价 | 第34-36页 |
·对政策力度的感受 | 第34-35页 |
·满意程度及原因分析调查 | 第35-36页 |
·医疗救助制度的问题分析 | 第36-40页 |
·医疗救助力度不足 | 第36-37页 |
·医疗救助制度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 第37-40页 |
·定点医院设置不足就医转诊程序繁琐 | 第37-38页 |
·报销程序复杂报销期限太长 | 第38-39页 |
·制度运行各部门合作欠协调 | 第39-40页 |
5 对医疗救助政策的思考 | 第40-45页 |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0-43页 |
·加大救助力度提高救助标准 | 第41-42页 |
·完善医疗救助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 第42-43页 |
·关于定点医院及转诊制度的建议 | 第42页 |
·简化救助程序缩短报销周期 | 第42页 |
·医疗救助组织机构权责明确 | 第42-43页 |
·以发展的视角探讨医疗救助目标的实现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详细摘要 | 第49-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