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机动车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典型案例分析法 | 第15页 |
·法律比较法 | 第15-16页 |
·规范分析与价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16页 |
·本文的总体设计 | 第16-17页 |
1 机动车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侵权法救济 | 第17-30页 |
·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责任法的形成与发展 | 第17-20页 |
·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2-24页 |
·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赔偿范围 | 第24-25页 |
·侵权责任规则的优越性 | 第25-27页 |
·广泛的赔偿范围 | 第25-26页 |
·一定的惩戒效果 | 第26页 |
·自己责任原则之贯彻 | 第26-27页 |
·侵权责任机制的不足 | 第27-28页 |
·加害人有限的赔偿能力和逃脱责任的一定机率 | 第27页 |
·救济的过分迟延 | 第27页 |
·昂贵的管理费用 | 第27页 |
·侵权赔偿结果的不确定性 | 第27-28页 |
·不足以发挥遏制侵权行为的作用 | 第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2 机动车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保险赔付 | 第30-42页 |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制度价值 | 第30页 |
·机动车交通事故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 | 第30-36页 |
·交强险的保障范围 | 第31-32页 |
·交强险的赔偿程序 | 第32页 |
·现行交强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 | 第36-37页 |
·投保的意义 | 第36页 |
·保险责任与赔偿范围 | 第36页 |
·除外责任和绝对免赔率 | 第36-37页 |
·交强险与商业三责险的区别 | 第37-38页 |
·受害人投保商业性人身保险 | 第38-39页 |
·责任保险的缺点 | 第39-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3 机动车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社会保障安排 | 第42-50页 |
·社会保障制度解决机动车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动因和理由 | 第42-43页 |
·改革方案与实施效果 | 第43-44页 |
·我国的实践与理论 | 第44-49页 |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垫付与代位求偿权 | 第44页 |
·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与代位求偿权 | 第44-46页 |
·工伤保险与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之关系 | 第46-48页 |
·诉讼救助的实践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4 机动车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法的体系化 | 第50-58页 |
·以体系化的思想整合相关法律规则的基本理论 | 第50-52页 |
·体系化思想的由来与发展 | 第50-51页 |
·体系化作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51-52页 |
·机动车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法体系化的基本思路与构想 | 第52-56页 |
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