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生育权主体的学理基础——生育权性质探微 | 第11-19页 |
·生育权性质的理论观点评析 | 第11-15页 |
·生育权:“基本人权”说 | 第11-12页 |
·生育权:“民事权利”说 | 第12-13页 |
·生育权:“人格权”说 | 第13-14页 |
·生育权:“身份权”说 | 第14-15页 |
·生育权性质之我见 | 第15-19页 |
·生育权是宪法权利与民事权利的融合 | 第15-16页 |
·生育权是独立存在的精神性人格权 | 第16-17页 |
·生育权在婚姻中具有身份权特征 | 第17-19页 |
2 婚内生育权主体 | 第19-28页 |
·婚内生育权主体的认定 | 第19-21页 |
·妻子生育权 | 第19-20页 |
·丈夫生育权 | 第20-21页 |
·婚内生育权主体的法律保护 | 第21-25页 |
·配偶之间的侵权 | 第21-24页 |
·第三人对婚内主体的侵权 | 第24-25页 |
·对婚内生育权主体的限制 | 第25-28页 |
·法律法规对生育的限制 | 第26页 |
·公序良俗对生育的限制 | 第26页 |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不生育的限制 | 第26-28页 |
3 婚外生育权主体 | 第28-38页 |
·婚外生育权主体的认定 | 第28-32页 |
·独身者生育权 | 第28-29页 |
·同性恋者生育权 | 第29-31页 |
·死刑犯生育权 | 第31-32页 |
·婚外生育权主体的认定障碍:特殊主体的非普适性平等 | 第32-35页 |
·单身者:主体资格审查限制 | 第32-33页 |
·同性恋者:主体生育方式限制 | 第33-34页 |
·死刑犯:主体资格类型限制 | 第34-35页 |
·婚外生育权主体的法律保护 | 第35-38页 |
·法律保护意义 | 第35-37页 |
·法律保护措施 | 第37-38页 |
4 生育权主体立法之缺失与构建 | 第38-46页 |
·生育权主体立法之缺失 | 第38-41页 |
·立法缺失原因 | 第38-39页 |
·立法缺失表现 | 第39-41页 |
·生育权主体立法之构建 | 第41-46页 |
·完善相关配套法律以拓宽生育权主体认定范围 | 第41-44页 |
·出台司法解释以指导生育权主体的实践保护 | 第44页 |
·将生育权主体内容纳入未来《民法典·亲属篇》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