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刑事立案程序的理论基础 | 第11-17页 |
第一节 刑事立案程序的基础概念 | 第11-12页 |
一、刑事立案程序的概念 | 第11页 |
二、刑事立案程序的功能 | 第11页 |
三、刑事立案程序的审查方式 | 第11-12页 |
四、刑事立案程序的立案标准 | 第12页 |
第二节 刑事立案程序的两种启动模式 | 第12-13页 |
一、刑事立案程序的随机型启动模式 | 第12-13页 |
二、刑事立案程序的程序型启动模式 | 第13页 |
第三节 刑事立案程序的初查与侦查的矛盾与解决 | 第13-15页 |
一、刑事立案程序的初查与侦查的矛盾表现 | 第13-14页 |
二、刑事立案程序的初查与侦查的矛盾解决 | 第14-15页 |
第四节 中西方刑事立案程序的法理基础 | 第15-17页 |
一、刑事立案程序的西方法理基础 | 第15-16页 |
二、刑事立案程序的我国法理基础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刑事立案程序的实际运行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刑事立案程序运行偏差的表现形式 | 第17-21页 |
一、刑事立案程序的不作为方式 | 第17-21页 |
二、刑事立案程序的作为方式 | 第21页 |
第二节 刑事立案程序运行偏差的原因 | 第21-22页 |
一、刑事立案程序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 | 第21页 |
二、公安机关注重对传统犯罪的防治 | 第21-22页 |
三、传统功利政绩观的不良影响 | 第22页 |
四、任务分配缺乏科学性 | 第22页 |
第三节 刑事立案程序运行偏差的危害性 | 第22-25页 |
一、对严格执法的危害 | 第22-23页 |
二、对社会管理的危害 | 第23-24页 |
三、对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危害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国外刑事立案程序的模式 | 第25-31页 |
第一节 刑事立案程序的英美法系模式 | 第25-26页 |
一、刑事立案程序的美国模式 | 第25页 |
二、刑事立案程序的英国模式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刑事立案程序的大陆法系模式 | 第26-29页 |
一、刑事立案程序的德国模式 | 第26-27页 |
二、刑事立案程序的意大利模式 | 第27页 |
三、刑事立案程序的日本模式 | 第27-28页 |
四、刑事立案程序的俄罗斯模式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刑事立案程序国外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29-31页 |
一、对刑事立案程序传统模式的借鉴 | 第29页 |
二、对刑事立案程序改革模式的借鉴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刑事立案程序的法律思考 | 第31-40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安机关在刑事立案程序实际运行中的完善 | 第31-35页 |
一、公安机关的内部对策 | 第31-34页 |
二、公安机关的外部对策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现行刑事立案程序立法的改革 | 第35-36页 |
一、《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改革的具体内容 | 第36页 |
二、《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改革的不足 | 第36页 |
第三节 我国刑事立案程序的重构 | 第36-40页 |
一、刑事立案程序重构的指导思想 | 第36-37页 |
二、刑事立案程序重构的模式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