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24页 |
1. 核桃的研究概况 | 第9-12页 |
·核桃的生物学特性及用途 | 第9-10页 |
·核桃各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 | 第10-12页 |
·核桃隔膜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 第12页 |
2. 多糖研究概况 | 第12-22页 |
·多糖的分类 | 第13-14页 |
·植物多糖 | 第14页 |
·多糖的基本性质 | 第14页 |
·植物多糖的提取方法 | 第14-16页 |
·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16-18页 |
·糖链结构分析方法 | 第18-20页 |
·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20-22页 |
3.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核桃隔膜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 第24-35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4页 |
·材料 | 第24页 |
·试剂 | 第24页 |
·仪器 | 第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核桃隔膜多糖含量测定 | 第24-27页 |
·热浸提工艺参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第27页 |
·热浸提可溶性多糖的正交试验 | 第27-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34页 |
·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 第28页 |
·蒽酮-硫酸法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8-29页 |
·换算因子 | 第29页 |
·样品中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 第29-30页 |
·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30-33页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33-34页 |
4. 讨论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核桃隔膜可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35-44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35-36页 |
·材料 | 第35页 |
·试剂 | 第35页 |
·仪器 | 第35-3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6-39页 |
·核桃隔膜可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流程 | 第36页 |
·核桃隔膜可溶性多糖的制备 | 第36-37页 |
·可溶性多糖各组分的制备 | 第37-38页 |
·SephadexG-100 分离制备亚级组分 | 第38-39页 |
·亚级组分的纯度鉴定 | 第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43页 |
·DEAE-纤维素中性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39-40页 |
·DEAE-纤维素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40-41页 |
·SephadexG-100 分离纯化PDJL-A3 组分 | 第41-42页 |
·PDJL-A3 亚级组分纯度鉴定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酸性多糖PDJL-A31理化性质、结构及组成分析 | 第44-50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材料 | 第44页 |
·试剂 | 第44页 |
·仪器 | 第44-4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PDJL-A31 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45页 |
·红外光谱分析PDJL-A31 的结构 | 第45页 |
·气相色谱分析测定PDJL-A31 的单糖组成 | 第45-4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PDJL-A31 的理化性质 | 第46-47页 |
·红外光谱扫描结果 | 第47-48页 |
·PDJL-A31 单糖组成分析 | 第48页 |
4. 讨论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核桃隔膜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第50-56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50-51页 |
·材料 | 第50页 |
·试剂 | 第50页 |
·仪器 | 第50-5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第51页 |
·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第51-5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2-55页 |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结果 | 第52-54页 |
·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结果 | 第54-55页 |
4. 讨论 | 第55-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1. 结论 | 第56页 |
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1 核桃隔膜粗多糖分离纯化样品图片 | 第64-67页 |
附录2 标准对照单糖及样品气相色谱谱图 | 第67-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