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纤维素酶的分类及其作用 | 第10-11页 |
·纤维素酶的性质 | 第11-12页 |
·纤维素酶的基因克隆与表达 | 第12-15页 |
·纤维素酶的基因克隆 | 第12-14页 |
·纤维素酶的表达及作用模型 | 第14-15页 |
·纤维素酶的应用 | 第15-18页 |
·巴斯德毕赤酵母系统介绍 | 第18-20页 |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 第18-19页 |
·外源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优化表达 | 第19-20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2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的克隆 | 第22-36页 |
·引言 | 第22页 |
·材料 | 第22-25页 |
·材料来源 | 第22页 |
·宿主菌与质粒 | 第22页 |
·试剂 | 第22-23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3-24页 |
·培养基 | 第24-25页 |
·仪器设备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31页 |
·CTAB法提取土曲霉M11基因组DNA | 第25-26页 |
·土曲菌M11总RNA的提取 | 第26页 |
·逆转录PCR(RT-PCR) | 第26-27页 |
·引物设计及PCR扩增反应 | 第27-28页 |
·碱裂解法小量制备质粒DNA | 第28页 |
·质粒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 第28-29页 |
·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 第29页 |
·目的DNA片段从凝胶块中纯化与回收 | 第29页 |
·目的基因片段的T/A克隆 | 第29-30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第30-31页 |
·大肠杆菌重组质粒的筛选和鉴定 | 第31页 |
·菌种保存技术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6页 |
·土曲霉M11基因组DNA和总RNA的提取结果 | 第31-32页 |
·基因组DNA和cDNA中目的基因eg Ⅰ的T/A克隆 | 第32-33页 |
·eg Ⅰ的测序结果和分析 | 第33-34页 |
·测序基因的eg Ⅰ-cDNA的测序结果和分析 | 第34-36页 |
3 内切葡聚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 第36-51页 |
·引言 | 第36页 |
·材料 | 第36-38页 |
·实验材料 | 第36页 |
·质粒与宿主菌 | 第36页 |
·试剂 | 第36-37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7-38页 |
·培养基 | 第38页 |
·仪器 | 第38页 |
·实验方法 | 第38-42页 |
·毕赤酵母感受态的制备 | 第38-39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与线性化 | 第39页 |
·线性质粒电转化到毕赤酵母 | 第39页 |
·毕赤酵母重组质粒的筛选和鉴定 | 第39-40页 |
·毕赤酵母转化子的诱导表达 | 第40页 |
·内切葡聚糖酶酶活测定 | 第40页 |
·酶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40-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1页 |
·重组表达载体pPIC9K-eg Ⅰ的构建和验证 | 第42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线性化 | 第42-43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转化与转化子的筛选 | 第43页 |
·重组内切葡聚糖酶的诱导表达 | 第43-44页 |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4页 |
·重组工程菌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44-48页 |
·酶的理化性质 | 第48-51页 |
4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