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行状况实时监测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汽车运行状况实时监测系统国内外发展概况 | 第12-16页 |
| ·国外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 ·国内发展概况 | 第13-16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本文主要内容安排 | 第16-17页 |
| 第2章 汽车运行状况实时监测系统总体方案 | 第17-27页 |
| ·相关国家标准介绍 | 第17-20页 |
| ·汽车行驶记录仪简介 | 第17页 |
| ·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功能 | 第17-19页 |
| ·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性能指标 | 第19-20页 |
| ·嵌入式系统简介 | 第20-21页 |
| ·嵌入式系统定义和组成 | 第20-21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21页 |
| ·汽车运行状况实时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 | 第21-22页 |
| ·系统硬件平台总体方案 | 第22-24页 |
| ·主处理器的选择 | 第22-23页 |
| ·信号采集方案的确定 | 第23页 |
| ·数据存储方案的确定 | 第23-24页 |
| ·系统软件平台总体方案 | 第24-26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24-25页 |
| ·Bootloader 选择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3章 汽车运行状况实时监测系统硬件系统 | 第27-40页 |
| ·主处理器 | 第27-28页 |
| ·电源电路及复位电路 | 第28-30页 |
| ·电源电路 | 第28-30页 |
| ·复位电路 | 第30页 |
| ·数据采集模块 | 第30-33页 |
| ·驾驶员身份识别 | 第30-31页 |
| ·实时时钟 | 第31-32页 |
| ·开关量采集电路 | 第32页 |
| ·速度信号采集 | 第32-33页 |
| ·数据存储模块 | 第33-36页 |
| ·SDRAM 存储器 | 第34-35页 |
| ·铁电存储器FRAM | 第35-36页 |
| ·FLASH 存储器 | 第36页 |
| ·人机接口模块 | 第36-38页 |
| ·按键电路 | 第36-37页 |
| ·液晶显示电路 | 第37页 |
| ·语音报警 | 第37-38页 |
| ·数据通信电路 | 第38-39页 |
| ·RS-232 接口 | 第38页 |
| ·USB 接口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汽车运行状况实时监测系统软件研发 | 第40-59页 |
| ·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 | 第40-41页 |
| ·Bootloader 移植 | 第41-44页 |
| ·Bootloader 的启动过程 | 第41-42页 |
| ·vivi 移植 | 第42-44页 |
| ·Linux 内核的移植 | 第44-48页 |
| ·Linux 内核的移植 | 第44-47页 |
| ·USB 设备驱动程序 | 第47-48页 |
| ·系统软件层总体方案 | 第48-51页 |
| ·数据采集单元的实现 | 第51-54页 |
| ·数据采集流程 | 第51页 |
| ·车速采集 | 第51-54页 |
| ·疲劳驾驶记录检测流程 | 第54页 |
| ·数据存储单元 | 第54-58页 |
| ·数据存储流程 | 第54-56页 |
| ·数据存储格式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5章 汽车故障预诊断 | 第59-66页 |
| ·汽车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 第59-60页 |
| ·汽车故障预诊断系统 | 第60-65页 |
| ·知识库构建 | 第60-61页 |
| ·推理机 | 第61-63页 |
| ·动态数据库 | 第63-64页 |
| ·解释程序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6章 系统调试 | 第66-70页 |
| ·系统调试及调试结果 | 第66-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