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5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7-30页 |
·课题背景 | 第17-18页 |
·乙二醇的合成方法 | 第18-21页 |
·"石油路线"合成乙二醇 | 第19-20页 |
·碳一路线合成气合成乙二醇 | 第20-21页 |
·CO氧化偶联反应制备DMO | 第21-22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第2章 研究方法 | 第30-41页 |
·引言 | 第30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0-31页 |
·MN的制备 | 第31-32页 |
·Pd/α-Al_2O_3催化剂考评装置 | 第32-34页 |
·固定床管式积分反应器 | 第32页 |
·U型管固定床积分反应器 | 第32-33页 |
·催化剂考评实验步骤 | 第33-34页 |
·数据处理 | 第34页 |
·MN再生反应实验装置 | 第34-35页 |
·色谱分析方法 | 第35-38页 |
·MN的分析 | 第35页 |
·CO的分析 | 第35-36页 |
·O_2和NO的分析 | 第36页 |
·MN、MF、ME、DMC和DMO的分析 | 第36-37页 |
·各组分的定量分析 | 第37-38页 |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第3章 CO催化偶联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 第41-46页 |
·反应体系内的化学反应 | 第41页 |
·热力学数据 | 第41-42页 |
·热力学计算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第4章 CO偶联反应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46-58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47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46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46-47页 |
·催化剂活性考评 | 第47页 |
·催化剂表征结果 | 第47-48页 |
·XRD表征结果 | 第47页 |
·载体比表面积与孔结构的考评结果 | 第47-48页 |
·催化剂表面Pd分散度考评结果 | 第48页 |
·TEM表征结果 | 第48页 |
·MN的非催化分解与催化分解 | 第48-50页 |
·MN的非催化分解 | 第48-49页 |
·MN的催化分解 | 第49-50页 |
·反应温度对CO偶联反应的影响 | 第50-51页 |
·反应物配比对CO偶联反应的影响 | 第51-52页 |
·空速对CO偶联反应的影响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第5章 CO偶联反应制备DMO的反应机理 | 第58-78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9页 |
·FTIR原位红外实验 | 第59-6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0-73页 |
·DMC、MF、DMO的原位红外谱图 | 第60-62页 |
·MN在Pd上吸附的原位红外谱图 | 第62-65页 |
·CO在Pd上吸附的原位红外谱图 | 第65页 |
·MN预吸附后的CO偶联反应 | 第65-68页 |
·吸附态CO在CO偶联反应中的作用 | 第68-70页 |
·CO预吸附后的CO偶联反应 | 第70-72页 |
·未经预吸附的CO偶联反应 | 第72-73页 |
·CO偶联反应制DMO的反应机理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第6章 H_2和NO对CO偶联反应的影响 | 第78-87页 |
·引言 | 第78页 |
·实验部分 | 第78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78页 |
·实验装置 | 第78页 |
·H_2对CO偶联反应的影响 | 第78-83页 |
·H_2与MN的反应 | 第78-79页 |
·H_2对CO偶联反应的影响 | 第79-83页 |
·H_2导致的Pd/α-Al_2O_3催化剂活性下降与恢复 | 第83页 |
·NO对CO偶联反应的影响 | 第83-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7页 |
第7章 蛋壳型Pd/α-Al_2O_3催化剂制备的研究 | 第87-101页 |
·引言 | 第87-88页 |
·实验部分 | 第88-89页 |
·α-Al_2O_3载体的制备 | 第88页 |
·60~80目小颗粒Pd/α-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88页 |
·蛋壳型Pd/α-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88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88-89页 |
·催化剂活性考评 | 第89页 |
·载体对CO偶联反应的影响 | 第89-91页 |
·α-Al_2O_3载体的表征结果 | 第89-90页 |
·Pd/α-Al_2O_3催化剂的Pd分散度表征结果 | 第90页 |
·Pd/α-Al_2O_3催化剂的考评结果 | 第90-91页 |
·Pd分散度对CO偶联反应的影响 | 第91-95页 |
·Pd/α-Al_2O_3催化剂Pd分散度的表征结果 | 第92-93页 |
·A系列Pd/α-Al_2O_3催化剂的考评结果 | 第93-94页 |
·A系列Pd/α-Al_2O_3催化剂的CO吸附实验 | 第94-95页 |
·蛋壳型Pd/α-Al_2O_3催化剂活性层厚度对偶联反应的影响 | 第95-98页 |
·蛋壳型Pd/α-Al_2O_3催化剂活性层厚度的表征结果 | 第95-96页 |
·B系列Pd/α-Al_2O_3催化剂的考评结果 | 第96-98页 |
·Pd蛋壳型催化剂Pd负载量的优化 | 第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1页 |
第8章 CO偶联反应本征动力学研究 | 第101-117页 |
·引言 | 第101-103页 |
·实验部分 | 第103页 |
·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型 | 第103-10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14页 |
·催化剂内外扩散影响的消除 | 第106-107页 |
·反应的物料平衡计算 | 第107-108页 |
·动力学实验数据 | 第108-110页 |
·参数估计目标函数的选择 | 第110页 |
·模型参数的优化方法 | 第110-112页 |
·最优动力学模型与参数估计结果 | 第112-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7页 |
第9章 MN的再生反应研究 | 第117-132页 |
·引言 | 第117-118页 |
·实验部分 | 第118页 |
·预反应器的模拟研究 | 第118-121页 |
·再生反应的研究 | 第121-129页 |
·NO和NO_2在甲醇中扩散系数的估算 | 第121页 |
·液相传质系数的估算 | 第121-122页 |
·气相传质系数的估算 | 第122页 |
·NO和NO_2在甲醇中亨利系数的估算 | 第122-123页 |
·液相体积对再生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123页 |
·液相搅拌速率对再生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123-124页 |
·气相搅拌速率对再生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124页 |
·再生反应反应区的判断 | 第124-125页 |
·硝酸再生反应动力学 | 第125-129页 |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2页 |
第10章 全文总结 | 第132-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6-137页 |
卷内备考表 | 第137-1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