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40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28页 |
·对金融服务外包内涵和理论基础的研究 | 第17-18页 |
·对金融服务外包动因的研究 | 第18-19页 |
·对金融服务外包决策的研究 | 第19-21页 |
·对金融服务外包与绩效关系的研究 | 第21-22页 |
·对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管理的研究 | 第22-26页 |
·对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研究 | 第26-27页 |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27-28页 |
·研究范畴的界定 | 第28-32页 |
·研究框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32-38页 |
·研究框架 | 第32-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6-38页 |
·创新点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2章 金融服务外包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40-62页 |
·从交易费用理论视角剖析金融服务外包规制结构 | 第40-44页 |
·理论渊源与演进 | 第40-42页 |
·结合金融服务外包的深入分析 | 第42-44页 |
·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剖析金融服务外包关系 | 第44-47页 |
·理论内涵 | 第44-46页 |
·结合金融服务外包的深入分析 | 第46-47页 |
·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剖析金融服务外包资源整合效率 | 第47-50页 |
·理论渊源与演进 | 第47-49页 |
·结合金融服务外包的深入分析 | 第49-50页 |
·从核心能力理论视角剖析金融服务外包市场效率 | 第50-54页 |
·理论渊源与演进 | 第51-52页 |
·结合金融服务外包的深入分析 | 第52-54页 |
·从价值链理论视角剖析金融服务外包价值创造 | 第54-57页 |
·理论渊源与演进 | 第54-56页 |
·结合金融服务外包的深入分析 | 第56-57页 |
·对现有理论简单评析 | 第57-59页 |
·金融服务外包研究理论基础的集成框架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3章 金融服务外包价值链及决策分析 | 第62-84页 |
·金融服务外包价值链分析 | 第62-68页 |
·金融业务价值链 | 第62-65页 |
·金融服务外包价值链 | 第65-68页 |
·金融服务外包决策分析 | 第68-81页 |
·现有外包决策模型的相关研究 | 第69-72页 |
·金融服务外包决策动因分析 | 第72-76页 |
·金融服务外包决策流程设计 | 第76-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4页 |
第4章 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的选择 | 第84-116页 |
·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85-92页 |
·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机会主义行为分析 | 第85-88页 |
·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88-92页 |
·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92-108页 |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93页 |
·评价技术与方法 | 第93-95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95-96页 |
·层次分析法在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评价中的运用 | 第96-108页 |
·选择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应考虑的因素 | 第108-109页 |
·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的治理 | 第109-114页 |
·契约治理形式 | 第109-111页 |
·信任关系的建立 | 第111-112页 |
·激励与监督治理形式 | 第112-113页 |
·协调治理形式 | 第113-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5章 金融服务外包风险因素识别与度量 | 第116-154页 |
·风险管理几种代表性观点 | 第116-117页 |
·常用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方法 | 第117-121页 |
·风险识别方法 | 第117-118页 |
·风险评估方法 | 第118-121页 |
·金融服务外包决策风险因素识别与度量 | 第121-137页 |
·金融服务外包决策风险因素识别 | 第121-123页 |
·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因素 | 第122-123页 |
·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因素 | 第123页 |
·金融服务外包决策风险因素度量 | 第123-137页 |
·对调研问卷设计的简单说明 | 第124-125页 |
·金融服务外包决策风险调查统计 | 第125-126页 |
·金融服务外包决策风险因素度量 | 第126-137页 |
·金融服务外包执行风险识别与度量 | 第137-152页 |
·巴赛尔《金融服务外包》文件中对金融业务外包风险的界定 | 第138-139页 |
·金融服务外包的风险划分 | 第139-140页 |
·企业内部的风险 | 第139-140页 |
·企业外部的风险 | 第140页 |
·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识别 | 第140-146页 |
·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的度量 | 第146-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152-154页 |
第6章 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规避与监管 | 第154-170页 |
·金融服务外包风险规避 | 第154-160页 |
·基于服务外包提供商选择及管理环节的风险规避 | 第155-156页 |
·基于服务外包合同条款规避金融外包风险 | 第156-158页 |
·金融服务外包执行过程中的风险规避 | 第158-160页 |
·金融服务外包风险监管 | 第160-168页 |
·发达国家的监管制度 | 第160-163页 |
·国别监管立法介绍 | 第160-163页 |
·简单评述 | 第163页 |
·其他国家监管制度介绍 | 第163-164页 |
·国际组织监管制度介绍 | 第164-168页 |
·国际组织的监管立法--《金融服务外包文件》 | 第164-167页 |
·联合论坛与其他国际工作组合作简介 | 第167-168页 |
·我国监管立法工作简介 | 第168页 |
·本章小结 | 第168-170页 |
第7章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实践 | 第170-186页 |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现状 | 第170-176页 |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主要特征 | 第171-174页 |
·我国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主要特征 | 第174-176页 |
·基于金融机构发包方视角的实践 | 第176-179页 |
·金融外包实践活动的基本类型 | 第177-178页 |
·金融外包典型案例 | 第178-179页 |
·基于提供商视角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实践 | 第179-184页 |
·政府层面积极推动"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建设 | 第179-180页 |
·政府层面积极推动"金融后台"建设 | 第180-182页 |
·企业层面承接金融外包活动推动了我国服务外包发展 | 第182-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184-186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86-19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186-190页 |
·本文研究的局限 | 第190-191页 |
·本文研究展望 | 第191-192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193-204页 |
附件1:金融服务外包决策风险因素调查问卷 | 第204-207页 |
附件2:金融服务外包执行风险调查问卷 | 第207-210页 |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10-212页 |
致谢 | 第212-2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