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1.1 国外钢结构建筑的发展 | 第7页 |
1.2 我国钢结构建筑发展历程 | 第7-9页 |
1.3 混合型钢网格盒式结构的提出 | 第9-13页 |
1.4 装配式多层钢网格盒式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装配式混合型空间钢网格盒式结构基本力学性能分析 | 第15-33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横向混合型钢空腹夹层板基本力学性能分析 | 第15-19页 |
2.2.1 混合型钢空腹夹层板几何尺寸和基本构造 | 第15-18页 |
2.2.2 抗剪连接件的基本构造 | 第18-19页 |
2.3 混合型钢空腹夹层板连续化分析方法 | 第19-26页 |
2.4 竖向体系钢网格式墙架基本力学性能分析 | 第26-32页 |
2.4.1 基本构造 | 第26-28页 |
2.4.2 钢网格式墙架的受力性能 | 第28-29页 |
2.4.3 钢网格式墙架剪切变形计算 | 第29-30页 |
2.4.4 钢网格式墙架弯曲变形计算 | 第30-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混合型钢网格盒式结构和常规钢框架结构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 第33-42页 |
3.1 常规钢框架结构特点 | 第33页 |
3.2 混合型钢网格盒式结构特点 | 第33页 |
3.3 两种结构体系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3-37页 |
3.3.1 拟建工程概况 | 第33页 |
3.3.2 相关设计参数 | 第33-34页 |
3.3.3 结构模型 | 第34-37页 |
3.4 两种结构体系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 第37-40页 |
3.4.1 模态分析 | 第37-38页 |
3.4.2 位移特性 | 第38-39页 |
3.4.3 基底剪力 | 第39页 |
3.4.4 经济性对比分析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混合型钢网格盒式结构与常规钢框架结构Pushover对比分析 | 第42-55页 |
4.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42-47页 |
4.1.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提出与发展 | 第42-43页 |
4.1.2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假定 | 第43页 |
4.1.3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建立 | 第43-45页 |
4.1.4 实施过程 | 第45-46页 |
4.1.5 水平侧力加载模式 | 第46-47页 |
4.2 SAP2000中Pushover分析相关参数的设置 | 第47-50页 |
4.2.1 Pushover分析的一般步骤 | 第47-48页 |
4.2.2 模型单元的选择 | 第48页 |
4.2.3 荷载施加的控制 | 第48页 |
4.2.4 水平侧向荷载模式的选择 | 第48-49页 |
4.2.5 塑性铰的定义 | 第49-50页 |
4.3 两种结构Pushover分析结果对比 | 第50-54页 |
4.3.1 能力—需求谱曲线 | 第50-51页 |
4.3.2 楼层层位移与层间位移角 | 第51-52页 |
4.3.3 塑性铰的分布 | 第52-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混合型钢网格盒式结构装配探讨 | 第55-71页 |
5.1 装配式建筑定义 | 第55页 |
5.2 装配式建筑的分类 | 第55页 |
5.3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概况 | 第55-58页 |
5.3.1 国外装配式结构的发展历程 | 第55-57页 |
5.3.2 国内装配式结构发展概况 | 第57-58页 |
5.4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前景 | 第58页 |
5.5 多层装配式混合型钢网格盒式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 第58-70页 |
5.5.1 工程概况 | 第58-59页 |
5.5.2 横向混合型钢空腹夹层板楼盖 | 第59-68页 |
5.5.3 竖向钢网格式墙架 | 第68-69页 |
5.5.4 其它相关连接 | 第69-70页 |
5.5.5 墙体等其它维护结构 | 第70页 |
5.6 装配式钢结构发展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7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结论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