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2 通风网络风流分配数学模型及算法 | 第17-24页 |
2.1 风流状态方程 | 第17-18页 |
2.2 通风网络风流分配数学模型 | 第18-20页 |
2.2.1 风流分配计算预处理 | 第18页 |
2.2.2 基本定律 | 第18-20页 |
2.2.3 阻力定律 | 第20页 |
2.3 通风网络风流分配算法 | 第20-23页 |
2.3.1 Scott-Hinsley法 | 第20-21页 |
2.3.2 Newton-Raphson法 | 第21-23页 |
2.4 分流算法的相关问题 | 第23-24页 |
2.4.1 基准分支的拟定与迭代处理 | 第23页 |
2.4.2 通风机械特性曲线的处理 | 第23-24页 |
3 矿井通风改造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3.1 减小通风阻力的技术方法 | 第24-25页 |
3.2 两种风量调节方式的比较 | 第25-26页 |
3.3 风机工况点和降低风机性能的措施 | 第26-27页 |
4 铜川公司西川矿数字矿井模型的建立 | 第27-44页 |
4.1 铜川公司西川矿基本概述 | 第27-28页 |
4.1.1 矿井瓦斯情况 | 第27页 |
4.1.2 通风系统情况 | 第27-28页 |
4.2 铜川公司西川矿通风阻力测定 | 第28-32页 |
4.2.1 通风阻力测定的目的 | 第28-29页 |
4.2.2 通风阻力测定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29页 |
4.2.3 通风阻力测定线路的选取及测点布置 | 第29-31页 |
4.2.4 通风阻力测定相关计算原则 | 第31页 |
4.2.5 通风阻力测定可靠性校验及误差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4.3 铜川公司西川矿数字矿井模型建立 | 第32-44页 |
4.3.1 铜川公司西川矿数字矿井模型建立流程 | 第32-33页 |
4.3.2 基础数据绘制方法 | 第33-34页 |
4.3.3 铜川公司西川矿矿井巷道系统及通风构筑物图 | 第34-39页 |
4.3.4 铜川公司西川矿FBCDZNo23-2-46-38通风机特性曲线及工况点 | 第39-40页 |
4.3.5 铜川公司西川矿矿井通风系统状况分析 | 第40-44页 |
5 铜川公司西川矿通风改造可行性方案拟定 | 第44-58页 |
5.1 改用GAF22-No12轴流式通风机仿真结果 | 第44-48页 |
5.2 西区新建回风立井仿真成果 | 第48-53页 |
5.3 通风改造可行性方案比较 | 第53-55页 |
5.3.1 安全性与可靠性比较 | 第53-54页 |
5.3.2 技术比较 | 第54-55页 |
5.3.3 经济比较 | 第55页 |
5.4 铜川公司西川矿通风改造方案拟定 | 第55页 |
5.5 铜川公司西川矿通风改造拟定方案的实施 | 第55-58页 |
5.5.1 方案实施步骤 | 第55-57页 |
5.5.2 方案实施中的安全措施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作者简历 | 第63-6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