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8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1 老龄化的社会背景 | 第9页 |
1.2.2 老年群体养老方式的转变 | 第9-10页 |
1.2.3 老年群体与助行产品的关系 | 第10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3.1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4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5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1.5.1 调查研究法 | 第11-12页 |
1.5.2 文献分析法 | 第12页 |
1.6 课题可行性分析 | 第12页 |
1.7 论文的结构与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助行产品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2.1 助行产品概况 | 第14页 |
2.1.1 助行产品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14页 |
2.2 国内外现有助行产品分析 | 第14-18页 |
2.2.1 国外现有助行产品相关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2.2.2 国内现有助行产品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页 |
2.2.3 国外现有助行产品分析 | 第15-16页 |
2.2.4 国内现有助行产品分析 | 第16-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老年群体生理及心理因素特征分析 | 第19-25页 |
3.1 老年群体日常行动姿态特点分析 | 第19-21页 |
3.2 老年群体行动系统疾病及其影响 | 第21-22页 |
3.3 行动机能的障碍对老年群体的心理的影响 | 第22-23页 |
3.4 老年群体人机工程学分析 | 第23-2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老年群体眼部机能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 第25-28页 |
4.1 老年群体低视力的成因 | 第25-26页 |
4.1.1 老年群体视觉辨识度分析 | 第25-26页 |
4.2 老年群体低视力的影响 | 第26页 |
4.3 感官补偿理论 | 第26-2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五章 多功能设计在助行产品中的现状分析 | 第28-32页 |
5.1 功能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5.1.1 多功能设计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5.1.2 国内多功能设计的应用及现存问题 | 第29页 |
5.2 老年群体多功能助行产品设计要素分析 | 第29-30页 |
5.3 老年群体助行产品多功能设计潜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 第30-31页 |
5.3.1 老年群体助行产品多功能设计潜在问题 | 第30页 |
5.3.2 老年群体助行产品多功能设计发展方向 | 第30-3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六章 设计实践 | 第32-42页 |
6.1 设计定位 | 第32-36页 |
6.1.1 目标人群分析 | 第32-35页 |
6.1.2 使用环境分析 | 第35页 |
6.1.3 产品功能定位 | 第35-36页 |
6.2 设计构思 | 第36-37页 |
6.3 方案分析 | 第37-41页 |
6.3.1 设计分析 | 第37-38页 |
6.3.2 材料分析 | 第38页 |
6.3.3 色彩分析 | 第38-39页 |
6.3.4 弱视老年人多功能助行产品效果图 | 第39-41页 |
6.3.5 弱视老年人多功能助行产品尺寸图 | 第4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42-44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42-43页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43页 |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43-44页 |
第八章 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附录: 老年人助行产品调查问卷 | 第52-54页 |
附件 | 第54-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