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再社会化视角下涉罪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个案工作介入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论第10-19页
    1.1 问题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价值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5页
        1.3.1 社会工作介入涉罪未成年人研究评述第12-13页
        1.3.2 涉罪未成年人再社会化研究评述第13-15页
    1.4 概念界定第15-17页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19页
        1.5.1 研究内容第17页
        1.5.2 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第17-19页
2 涉罪不起诉未成年人现状与社工干预必要性第19-23页
    2.1 涉罪不起诉未成年人的现状第19-21页
        2.1.1 认知观念偏差第19页
        2.1.2 举止行为失范第19-20页
        2.1.3 职业技能匮乏第20页
        2.1.4 支持系统薄弱第20-21页
    2.2 社工介入涉罪不起诉未成年人的必要性第21-23页
        2.2.1 避免案主标签效应第21页
        2.2.2 提供家庭修复机会第21-22页
        2.2.3 减少社会运行成本第22页
        2.2.4 社工拥有专业优势第22-23页
3 涉罪不起诉未成年人社工服务个案分析第23-30页
    3.1 个案概况第23-24页
    3.2 问题分析第24-27页
        3.2.1 认知观点偏激,缺乏积极态度第24页
        3.2.2 性格孤僻懒惰,缺乏自控能力第24-25页
        3.2.3 面临辍学风险,职业技能匮乏第25页
        3.2.4 家庭关系紧张,支持网络薄弱第25-27页
    3.3 目标与策略第27-30页
        3.3.1 介入目标第27-28页
        3.3.2 介入策略第28页
        3.3.3 介入程序第28-30页
4 资源动员与社工服务实施第30-43页
    4.1 建立专业关系第30-31页
    4.2 认知干预第31-33页
        4.2.1 自我暴露介入“绝对化要求”非理性信念第31页
        4.2.2 产婆术式技术介入“过分化概括”非理想信念第31-33页
        4.2.3 冥想介入“糟糕之极”非理想信念第33页
    4.3 不良行为干预第33-35页
        4.3.1 行为自制力建立干预第33-34页
        4.3.2 惰性行为干预第34-35页
    4.4 知识技能学习第35-36页
        4.4.1 职业生涯规划第35-36页
        4.4.2 职业能力提升第36页
    4.5 重构支持系统第36-43页
        4.5.1 重构学校支持第36-37页
        4.5.2 重构家庭支持第37-41页
        4.5.3 重构社会支持第41-43页
5 干预结果评估第43-47页
    5.1 效果评估第43-44页
    5.2 过程评估第44-47页
6 结论与讨论第47-50页
    6.1 结论第47-48页
    6.2 讨论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属膜上颗粒二聚体中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热点分布研究
下一篇:T2B/H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空间分布对GDP薄膜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