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8页 |
1.2 SRM工作原理及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1 SRM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1.2.2 SRM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SRM转矩脉动和容错性 | 第20-21页 |
1.4 SRM的铁芯损耗 | 第21页 |
1.5 SRM实时等效磁路建模 | 第21-22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5页 |
第2章 新型SSRM有限元建模与电磁特性分析 | 第25-41页 |
2.1 SSRM新型结构和数学模型 | 第25-31页 |
2.1.1 SSRM新型结构 | 第25-27页 |
2.1.2 SSRM数学模型 | 第27-29页 |
2.1.3 SSRM控制策略 | 第29-31页 |
2.2 SSRM有限元建模 | 第31-39页 |
2.2.1 有限元分析法简介 | 第31-32页 |
2.2.2 基于Ansoft的SSRM有限元分析建模 | 第32-33页 |
2.2.3 SSRM电磁特性分析对比 | 第33-3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SSRM的铁损计算 | 第41-53页 |
3.1 铁损概述及常见的计算方法 | 第41-43页 |
3.1.1 铁损概述 | 第41页 |
3.1.2 铁损的计算方法 | 第41-43页 |
3.2 非线性集总参数电路法 | 第43-50页 |
3.2.1 SSRM铁芯损耗建模 | 第43-47页 |
3.2.2 铁芯损耗的新算法 | 第47-50页 |
3.3 工作电路设计 | 第50-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SSRM实时等效磁路建模 | 第53-63页 |
4.1 SRM建模概述 | 第53-55页 |
4.1.1 FEA方法 | 第53-54页 |
4.1.2 常微分方程法 | 第54页 |
4.1.3 MEC方法 | 第54-55页 |
4.1.4 HIL | 第55页 |
4.2 实时等效磁路建模 | 第55-61页 |
4.2.1 磁阻计算 | 第55-58页 |
4.2.2 RT-MEC模型 | 第58-61页 |
4.3 实时等效磁路算法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SSRM实验研究 | 第63-83页 |
5.1 主要实验设备 | 第63-64页 |
5.1.1 dSPACE | 第63页 |
5.1.2 FPGA | 第63-64页 |
5.2 实验台架 | 第64-67页 |
5.2.1 静态台架 | 第64-65页 |
5.2.2 动态台架 | 第65-67页 |
5.3 SSRM转矩与容错特性对比实验 | 第67-70页 |
5.3.1 静态特性对比 | 第67-68页 |
5.3.2 动态特性对比 | 第68-70页 |
5.3.3 容错性对比 | 第70页 |
5.4 SSRM铁损对比实验 | 第70-78页 |
5.4.1 漏电感和绕组电阻计算 | 第70-73页 |
5.4.2 等效铁芯损耗电阻与磁化电感计算 | 第73-75页 |
5.4.3 铁损对比验证 | 第75-78页 |
5.5 SSRM RT-MEC模型对比实验 | 第78-81页 |
5.5.1 静态特性比较 | 第78-80页 |
5.5.2 动态特性比较 | 第80-8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3-84页 |
6.2 展望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91-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