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3页 |
1.1.1 “体育强国”下学校体育发展迎来机遇 | 第11页 |
1.1.2 革命老区学校体育发展情况不容乐观 | 第11-12页 |
1.1.3 社会资源成为发展学校体育不可忽略的力量 | 第12-13页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13-15页 |
1.2.1 选题目的 | 第13-14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2.1.1 革命老区 | 第15页 |
2.1.2 资源 | 第15-16页 |
2.1.3 资源动员 | 第16-17页 |
2.2 资源动员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2.2.1 资源动员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 第17-18页 |
2.2.2 宏观层面资源动员理论的研究 | 第18-19页 |
2.2.3 微观层面资源动员理论的研究 | 第19-20页 |
2.3 经济不发达地区学校体育发展现状研究综述 | 第20-23页 |
2.3.1 人力资源现状 | 第20-21页 |
2.3.2 场地器材现状 | 第21-22页 |
2.3.3 体育课程现状 | 第22-23页 |
2.3.4 体育经费现状 | 第23页 |
2.4 文献综述述评 | 第23-25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5-32页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5-29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3.1.2 研究方法 | 第25-29页 |
3.2 研究框架 | 第29-30页 |
3.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30-32页 |
3.3.1 研究重点 | 第30页 |
3.3.2 研究难点 | 第30页 |
3.3.3 研究创新点 | 第30-32页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2-77页 |
4.1 革命老区学校体育基本情况 | 第32-41页 |
4.1.1 体育场地器材情况 | 第33-36页 |
4.1.2 体育师资情况 | 第36-38页 |
4.1.3 体育课时与教学内容情况 | 第38-39页 |
4.1.4 问题与需求 | 第39-41页 |
4.2 革命老区学校体育资源动员要素分析 | 第41-54页 |
4.2.1 资源动员的基础 | 第42-46页 |
4.2.2 资源动员的内容 | 第46-49页 |
4.2.3 资源动员的技术 | 第49-53页 |
4.2.4 资源动员的结果 | 第53-54页 |
4.3 革命老区学校体育资源动员的案例分析 | 第54-70页 |
4.3.1 动员政府资源的案例—文登红军小学 | 第54-58页 |
4.3.2 动员企业资源的案例—邛崃苏维埃红军小学 | 第58-62页 |
4.3.3 动员社会组织资源的案例—换于红军小学 | 第62-67页 |
4.3.4 动员个人资源的案例—达州李中权红军小学 | 第67-70页 |
4.4 革命老区学校体育资源动员存在的问题 | 第70-73页 |
4.4.1 过于依赖政府,学校缺乏主动性 | 第70-71页 |
4.4.2 学校之间差异明显,资源存在马太效应 | 第71页 |
4.4.3 动员技术单一,专业化水平不高 | 第71-72页 |
4.4.4 缺少资源动员的媒介,沟通渠道不顺畅 | 第72页 |
4.4.5 缺乏有效监管,存在供需不匹配问题 | 第72-73页 |
4.5 发展革命老区学校体育资源动员的模式与策略 | 第73-77页 |
4.5.1 探索多主体联合下的网状资源动员模式 | 第73-75页 |
4.5.2 学校层面优化资源动员过程的策略 | 第75-77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77-7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77页 |
5.2 研究建议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9页 |
附录A 实地调研学校照片 | 第79-81页 |
附录B 访谈学校及人员名单 | 第81-84页 |
附录C 访谈提纲 | 第84-86页 |
附录D 访谈转录文本节选 | 第86-87页 |
附录E 调查问卷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个人简历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