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导论 | 第13-26页 |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 一、农村妇女就业方式选择的研究 | 第15-16页 |
| 二、农村妇女就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6-18页 |
| 三、家庭禀赋对农村妇女就业方式选择影响的研究 | 第18-19页 |
| 四、研究述评 | 第19-21页 |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21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第四节 数据来源与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 一、数据来源 | 第23页 |
| 二、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 第五节 本文创新与不足 | 第25-26页 |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第25页 |
| 二、本文不足之处 | 第25-26页 |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6-37页 |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第26-28页 |
| 一、家庭禀赋 | 第26-27页 |
| 二、农村妇女 | 第27-28页 |
| 三、就业方式 | 第28页 |
| 第二节 理论基础与假设 | 第28-37页 |
| 一、可持续生计理论 | 第28-30页 |
| 二、行为决策理论 | 第30-31页 |
| 三、劳动力就业理论 | 第31-33页 |
| 四、作用机理 | 第33-36页 |
| 五、基本假设 | 第36-37页 |
| 第二章 农村妇女就业方式和家庭禀赋现状概述 | 第37-55页 |
| 第一节 家庭禀赋调研方案 | 第37-44页 |
| 一、样本抽取及调研安排 | 第37-39页 |
| 二、调研地点概况 | 第39-41页 |
| 三、变量选取依据与解释 | 第41-44页 |
| 第二节 农村妇女就业方式状况 | 第44-45页 |
| 第三节 家庭禀赋五大资本现状 | 第45-55页 |
| 一、家庭人力资本 | 第45-49页 |
| 二、家庭物质资本 | 第49-50页 |
| 三、家庭金融资本 | 第50-52页 |
| 四、家庭社会资本 | 第52-53页 |
| 五、家庭自然资本 | 第53-55页 |
| 第三章 家庭禀赋影响农村妇女就业方式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55-65页 |
| 第一节 模型构建 | 第55页 |
| 第二节 统计性描述 | 第55-56页 |
| 第三节 VIF检验与回归分析 | 第56-65页 |
| 一、多重共线性问题检验 | 第57页 |
| 二、回归迭代过程记录 | 第57-58页 |
| 三、回归估计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 四、模型边际效应分析 | 第62-65页 |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5-71页 |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65-67页 |
| 一、家庭五大资本禀赋均显著影响了农村妇女选择就业方式 | 第65页 |
| 二、家庭人力资本对农村妇女就业方式选择影响最为显著 | 第65-66页 |
| 三、务农生产的就业方式受到家庭物质资本、金融资本显著影响 | 第66页 |
| 四、家庭社会资本、自然资本对农村妇女选择就业方式影响较小 | 第66-67页 |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67-71页 |
| 一、拓宽三位一体就业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第67页 |
| 二、提升农村妇女就业技能,重视家庭人力资本投入 | 第67-68页 |
| 三、提高家庭物质金融储备,增加农村妇女资本积累 | 第68-69页 |
| 四、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确保农村妇女可持续就业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在读期间成果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