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34页 |
1.1 褪黑素的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1.1.1 褪黑素的分子结构及性质 | 第16页 |
1.1.2 褪黑素的发现及其在动物中的作用 | 第16-17页 |
1.1.3 植物中褪黑素的含量 | 第17-19页 |
1.1.4 植物中褪黑素的合成及转基因研究 | 第19-22页 |
1.1.5 植物中褪黑素的作用 | 第22-24页 |
1.2 植物中光抑制的研究进展 | 第24-29页 |
1.2.1 光抑制对植物的影响 | 第24-25页 |
1.2.2 光合作用的光保护机制 | 第25-29页 |
1.3 植物抗UV-B辐射的研究进展 | 第29-33页 |
1.3.1 UV-B辐射对植物的影响 | 第29页 |
1.3.2 植物防御UV-B辐射的机制 | 第29-33页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外源褪黑素对光氧化胁迫下苹果叶片的保护功能研究 | 第34-48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34-37页 |
2.1.1 试验材料和处理 | 第34-35页 |
2.1.2 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第35页 |
2.1.3 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35页 |
2.1.4 H_2O_2和MDA含量的测定 | 第35-36页 |
2.1.5 抗氧化系统相关酶的提取及酶活性测定 | 第36页 |
2.1.6 苹果叶片中RNA提取及相关基因的qRT-PCR分析 | 第36-37页 |
2.1.7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37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5页 |
2.2.1 外源褪黑素对光氧化胁迫下苹果叶片表型的影响 | 第37-39页 |
2.2.2 外源褪黑素对光氧化胁迫下苹果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39-42页 |
2.2.3 外源褪黑素对光氧化胁迫下苹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42页 |
2.2.4 外源褪黑素对光氧化胁迫下苹果叶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2-44页 |
2.2.5 外源褪黑素对光氧化胁迫下苹果叶片褪黑素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4-45页 |
2.3 讨论 | 第45-47页 |
2.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外源褪黑素对UV-B胁迫下苹果的保护功能研究 | 第48-69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8-53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48-50页 |
3.1.2 植株生长量和根参数的测定 | 第50页 |
3.1.3 光合参数的测定 | 第50页 |
3.1.4 叶片气孔的SEM观察 | 第50页 |
3.1.5 叶绿素荧光、叶绿素及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50页 |
3.1.6 H_2O_2 和抗氧化酶的测定 | 第50-51页 |
3.1.7 褪黑素的提取和测定 | 第51页 |
3.1.8 酚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 | 第51页 |
3.1.9 RNA提取和qRT-PCR分析 | 第51-53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3-65页 |
3.2.1 外源褪黑素对植株生长、生物量以及根系构型的影响 | 第53-55页 |
3.2.2 外源褪黑素对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55-56页 |
3.2.3 外源褪黑素对叶片表型的影响及叶绿素荧光图像分析 | 第56-58页 |
3.2.4 外源褪黑素对气孔的影响 | 第58-59页 |
3.2.5 外源褪黑素对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和H_2O_2 含量的影响及抗氧化酶的活性分析 | 第59-61页 |
3.2.6 外源褪黑素对叶片中褪黑素含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3.2.7 外源褪黑素对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第62-64页 |
3.2.8 外源褪黑素对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64-65页 |
3.3 讨论 | 第65-68页 |
3.4 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AANAT和 HIOMT过表达对UV-B胁迫下苹果的保护功能研究 | 第69-91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69-72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69页 |
4.1.2 AANAT和 HIOMT基因的获得及序列分析 | 第69-70页 |
4.1.3 AANAT和 HIOMT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遗传转化 | 第70页 |
4.1.4 试验处理 | 第70页 |
4.1.5 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第70-71页 |
4.1.6 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71页 |
4.1.7 H_2O_2和MDA含量的测定 | 第71页 |
4.1.8 褪黑素的提取和测定 | 第71页 |
4.1.9 叶片化学组织染色 | 第71页 |
4.1.10 酚类化合物的HPLC测定 | 第71页 |
4.1.11 RNA的提取及相关基因的qRT-PCR分析 | 第71页 |
4.1.12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71-72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72-87页 |
4.2.1 AANAT和 HIOMT基因和蛋白序列分析 | 第72-74页 |
4.2.2 AANAT和 HIOMT基因的检测和褪黑素的含量分析 | 第74-76页 |
4.2.3 AANAT和 HIOMT过表达苹果的H_2O_2和O_2~-含量分析 | 第76-77页 |
4.2.4 AANAT和 HIOMT过表达苹果的叶绿素荧光图像分析 | 第77-81页 |
4.2.5 AANAT和 HIOMT过表达苹果的酚类物质分析 | 第81-86页 |
4.2.6 AANAT和 HIOMT过表达植株的基因表达分析 | 第86-87页 |
4.3 讨论 | 第87-90页 |
4.4 小结 | 第90-91页 |
第五章 HIOMT过表达对强光胁迫下苹果的保护功能研究 | 第91-112页 |
5.1 材料和方法 | 第91-95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91页 |
5.1.2 试验处理 | 第91-92页 |
5.1.3 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的测定 | 第92页 |
5.1.4 叶绿素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92页 |
5.1.5 H_2O_2、O_2~-、MDA和 ABA含量的测定 | 第92-93页 |
5.1.6 叶片组织化学染色 | 第93页 |
5.1.7 叶片中褪黑素含量的测定 | 第93页 |
5.1.8 抗氧化酶及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酶的测定 | 第93页 |
5.1.9 叶片中糖酸、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93页 |
5.1.10 RNA的提取及相关基因的qRT-PCR分析 | 第93-94页 |
5.1.11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94-95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95-108页 |
5.2.1 强光胁迫对HIOMT过表达苹果植株表型的影响 | 第95-97页 |
5.2.2 强光胁迫对HIOMT过表达苹果植株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97-99页 |
5.2.3 强光胁迫对HIOMT过表达苹果叶片中H_2O_2和O_2~-含量的影响 | 第99-100页 |
5.2.4 强光干旱胁迫对HIOMT过表达苹果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5.2.5 强光干旱胁迫对HIOMT过表达苹果植株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5.2.6 强光干旱胁迫对HIOMT过表达苹果叶片中褪黑素及AsA-GSH循环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5.2.7 强光干旱胁迫对HIOMT过表达苹果植株叶片糖酸及蛋白含量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5.2.8 强光干旱胁迫对HIOMT过表达苹果植株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5.3 讨论 | 第108-111页 |
5.4 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12-113页 |
6.1 结论 | 第112页 |
6.2 创新点 | 第112-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7页 |
缩略词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129页 |
作者简介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