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1 学前教育与社区建设 | 第13页 |
1.1.2 社区幼儿园的形成与发展 | 第13-14页 |
1.1.3 社区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存在诸多问题 | 第14页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1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课题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2 课题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19-23页 |
1.4.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2 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3 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幼儿园户外场地设计的相关理论、规范及原则 | 第23-31页 |
2.1 相关理论学说 | 第23-24页 |
2.1.1 认知心理学 | 第23页 |
2.1.2 行为心理学 | 第23-24页 |
2.1.3 环境心理学 | 第24页 |
2.2 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概述 | 第24-27页 |
2.2.1 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定义 | 第24-25页 |
2.2.2 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特点、规范要求与活动内容 | 第25-26页 |
2.2.3 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作用和价值 | 第26-27页 |
2.3 户外活动场地的设计原则 | 第27-29页 |
2.3.1 安全性原则 | 第27-28页 |
2.3.2 教育性原则 | 第28页 |
2.3.3 互动性原则 | 第28页 |
2.3.4 趣味性原则 | 第28页 |
2.3.5 经济性原则 | 第28页 |
2.3.6 可持续性原则 | 第28-29页 |
2.4 户外活动场地的设计要点 | 第29-31页 |
2.4.1 尺寸 | 第29页 |
2.4.2 色彩 | 第29-30页 |
2.4.3 材料及工艺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北方社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现状 | 第31-35页 |
3.1 场地面积两极分化严重 | 第31页 |
3.2 地面类型单一,缺乏多样性 | 第31-32页 |
3.3 场地使用率低 | 第32-33页 |
3.4 功能性场地缺失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北方社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设计 | 第35-47页 |
4.1 北方地域性分析 | 第35-36页 |
4.1.1 自然环境分析 | 第35页 |
4.1.2 人文特征分析 | 第35-36页 |
4.2 社区幼儿园户外场地的组成及布局 | 第36-38页 |
4.2.1 入口 | 第36-37页 |
4.2.2 场地的围合与分隔 | 第37-38页 |
4.2.3 活动场地 | 第38页 |
4.3 社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游戏设施 | 第38-40页 |
4.3.1 游戏设施配备标准 | 第39页 |
4.3.2 游戏设施种类 | 第39-40页 |
4.3.3 游戏设施配备要求 | 第40页 |
4.4 社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绿化及种植园地 | 第40-44页 |
4.4.1 植物的选择 | 第41-43页 |
4.4.2 植物的种植 | 第43-44页 |
4.5 社区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的铺设材料 | 第44-47页 |
4.5.1 松填材料 | 第44-45页 |
4.5.2 草坪 | 第45页 |
4.5.3 人造弹性材料 | 第45-46页 |
4.5.4 硬质地面铺装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实例研究 | 第47-55页 |
5.1 实例选择 | 第47-54页 |
5.1.1 贝尔迪幼儿园 | 第47-50页 |
5.1.2 梦妮幼儿园 | 第50-52页 |
5.1.3 睿一清华幼儿园 | 第52-54页 |
5.2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1.1 尽可能的增加幼儿园与社区的联动性 | 第55页 |
6.1.2 充分开发幼儿园现有环境 | 第55页 |
6.1.3 利用自然资源丰富场地的环境要素 | 第55页 |
6.1.4 将更多的色彩融入到幼儿园的设计中 | 第55-56页 |
6.1.5 采取轮流使用活动场地的措施 | 第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