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安全与事故论文

基于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软弱围岩隧道拱顶坍塌特征分析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软弱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基于相似材料模拟隧道塌方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3 基于数值模拟隧道塌方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8-21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软弱围岩隧道塌方破坏的特征分析第21-35页
    2.1 隧道塌方的分类方法第21-24页
        2.1.1 按塌方形态分类第21-22页
        2.1.2 按塌方范围分类第22页
        2.1.3 按塌方位置分类第22页
        2.1.4 按塌方破坏形式分类第22-23页
        2.1.5 按塌方破坏机理分类第23-24页
    2.2 影响隧道塌方的主要因素第24-26页
        2.2.1 内在因素第24-25页
        2.2.2 人为因素(外部诱发因素)第25-26页
    2.3 软弱围岩隧道塌方的特征分析第26-29页
        2.3.1 软弱围岩隧道破坏的变形特征第26-29页
        2.3.2 软弱围岩隧道破坏的力学特征第29页
    2.4 软弱围岩隧道破坏的判据第29-33页
        2.4.1 隧道围岩强度判据第29-30页
        2.4.2 根据极限位移值来判断第30-31页
        2.4.3 根据位移速率来判断第31-32页
        2.4.4 根据位移加速度判断第32页
        2.4.5 根据时间—位移曲线判断第32-33页
    2.5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软弱围岩隧道拱顶坍塌的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第35-53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工程背景第35-37页
    3.3 相似定理第37-41页
        3.3.1 相似第一定理第37-40页
        3.3.2 相似第二定理第40-41页
        3.3.3 模型试验相似比的确定第41页
    3.4 模型试验的设计第41-51页
        3.4.1 模型材料的选择第41-44页
        3.4.2 模型的尺寸设计第44-45页
        3.4.3 试验量测第45-50页
        3.4.4 模型的试验过程第50-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4章 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3-67页
    4.1 引言第53页
    4.2 隧道拱顶坍塌破坏过程第53-55页
    4.3 隧道围岩的变形特征第55-61页
        4.3.1 隧道拱顶沉降特征第55-57页
        4.3.2 隧道地表沉降特征第57-60页
        4.3.3 隧道洞周收敛特征第60-61页
    4.4 隧道围岩的应力变化特征第61-63页
    4.5 隧道围岩失稳的判断第63-65页
    4.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5章 数值模拟与相似材料模拟结果对比分析第67-79页
    5.1 数值模拟分析流程第67页
    5.2 建立数值模型第67-70页
        5.2.1 数值模型的基本假定第67-68页
        5.2.2 计算模型与参数的确定第68-69页
        5.2.3 施工过程实现第69-70页
    5.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及与模型试验结果对比第70-76页
        5.3.1 围岩变形特征分析第70-73页
        5.3.2 围岩应力特征分析第73-75页
        5.3.3 隧道开挖过程中塑性区变化与试验破坏形态比较第75-76页
    5.4 本章小结第76-7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6.1 结论第79-80页
    6.2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连续梁桥高支模体系安全性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钢筋锈蚀的RC桥墩抗震性能演化分析及地震易损性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