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博弈理论的钢铁工业产业集聚和CO2减排政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9-4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9-2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9-22页
        1.1.2 研究意义和目的第22-23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23-39页
        1.2.1 博弈理论发展及在工业部门应用研究综述第23-25页
        1.2.2 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理论研究综述第25-30页
        1.2.3 减排政策研究综述第30-35页
        1.2.4 产品差异化及有限理性研究综述第35-38页
        1.2.5 国内外研究综述小结第38-39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第39-42页
2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运行指标分析第42-63页
    2.1 我国钢铁工业经济发展运行指标分析第42-50页
        2.1.1 钢铁工业产品生产及消费第42-45页
        2.1.2 钢铁工业产业集中度第45-47页
        2.1.3 钢铁工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及运行情况第47-50页
    2.2 我国钢铁工业能源消费指标分析第50-52页
        2.2.1 钢铁工业整体及区域间能源消费第50-51页
        2.2.2 钢铁工业吨钢材能耗指标第51-52页
    2.3 我国钢铁工业CO_2排放指标分析第52-59页
        2.3.1 能源消费引发的CO_2排放第52-54页
        2.3.2 生产过程引发的CO_2排放第54-56页
        2.3.3 钢铁工业CO_2总排放量第56-59页
    2.4 钢铁工业发展其他运行指标第59-61页
        2.4.1 钢铁工业市场逆需求函数第60页
        2.4.2 各区域基期(2015年)CO_2排放强度第60页
        2.4.3 钢铁工业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第60-61页
        2.4.4 平均生产成本第61页
    2.5 本章小结第61-63页
3 产业集聚政策对钢铁工业生产水平影响研究第63-97页
    3.1 基本产量选择模型与主要假设第65-66页
    3.2 产业集聚政策博弈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66-83页
        3.2.1 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博弈模型建立与分析第67-72页
        3.2.2 存在协同效应的企业兼并重组古诺博弈模型建立与分析第72-75页
        3.2.3 决策存在先后顺序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建立与分析第75-83页
    3.3 产业集聚政策博弈模型数据计算结果分析第83-95页
        3.3.1 淘汰落后产能前后钢铁工业生产水平对比第84-85页
        3.3.2 实施兼并重组政策前后钢铁工业生产水平对比第85-93页
        3.3.3 对产业集中度的影响第93-95页
    3.4 本章小结第95-97页
4 减排政策对钢铁工业生产水平影响研究第97-144页
    4.1 导入减排政策的社会福利函数分析第97-101页
    4.2 基于减排政策下产量选择模型的建立及博弈分析第101-111页
        4.2.1 基于减排政策下产量选择博弈问题分析第102-105页
        4.2.2 碳税机制下产量选择模型第105-108页
        4.2.3 碳交易机制下产量选择模型第108-111页
    4.3 基于减排政策下产量选择模型数据计算结果分析第111-142页
        4.3.1 模型参数设定第111-112页
        4.3.2 碳税机制下减排政策对钢铁工业生产水平影响第112-126页
        4.3.3 碳交易机制下减排政策对钢铁工业生产水平影响第126-140页
        4.3.4 碳税机制与碳交易机制下结果对比分析第140-142页
    4.4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5 产品差异化和有限理性对钢铁工业生产水平及市场稳定性影响研究第144-172页
    5.1 产品差异化条件下静态产量选择模型的建立及博弈分析第145-146页
    5.2 基于有限理性动态产量选择模型的建立及局部稳定性分析第146-157页
        5.2.1 无产品差异化条件下单产品动态博弈模型第147-149页
        5.2.2 产品差异化条件下单产品动态博弈模型第149-151页
        5.2.3 具有替代性的多产品动态博弈模型第151-157页
    5.3 基于产品差异化和有限理性产量选择模型数据计算结果分析第157-170页
        5.3.1 产品差异化程度对钢铁工业生产水平变动影响分析第157-162页
        5.3.2 无产品差异化条件下市场稳定性研究第162-165页
        5.3.3 产品差异化条件下市场稳定性研究第165-170页
    5.4 本章小结第170-17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172-176页
    6.1 结论第172-174页
    6.2 创新点摘要第174页
    6.3 展望第174-176页
参考文献第176-189页
附录A 2005-2016年全国及分地区钢材产量表,万吨第189-191页
附录B 产材量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单位:万吨第191-193页
附录C 2005-2016年全国及分地区钢铁工业主营业务成本,亿元,2010年可比价第193-195页
附录D 2005-2016年全国及分地区钢铁工业总的CO_2排放情况,万吨第195-197页
附录E 5.2.1节中系统不动点第197-20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203-204页
致谢第204-206页
作者简介第206页

论文共2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转座子插入突变文库研究杀鱼爱德华氏菌代谢和毒力互作机制
下一篇:三维视频编码优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