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一、绪论 | 第9-20页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研究梳理 | 第11-14页 |
2.研究展望 | 第14页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1.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2.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研究目标 | 第17页 |
2.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研究思路 | 第18页 |
2.研究方法 | 第18页 |
(六)研究创新 | 第18-20页 |
二、青少年吸毒现状与原因分析 | 第20-24页 |
(一)青少年吸毒现状 | 第20-22页 |
1.吸毒青少年群体扩大 | 第20-21页 |
2.滋生各类治安和犯罪问题 | 第21-22页 |
3.戒毒效果不佳 | 第22页 |
(二)青少年吸食毒品原因分析 | 第22-24页 |
1.青少年个体层面的因素 | 第22页 |
2.家庭层面的因素 | 第22-23页 |
3.社会层面的因素 | 第23-24页 |
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运用于青少年戒毒分析 | 第24-28页 |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假设和原则运用于青少年戒毒 | 第24-25页 |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假设 | 第24页 |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程序运用于青少年戒毒 | 第25-26页 |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服务程序的特点 | 第25-26页 |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服务程序的阶段 | 第26页 |
(三)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技巧运用于青少年戒毒 | 第26-28页 |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直接服务技巧 | 第26-27页 |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间接服务技巧 | 第27-28页 |
四、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下青少年戒毒实务 | 第28-50页 |
(一)接案 | 第28-29页 |
(二)资料分析和需求预估 | 第29-31页 |
(三)服务计划 | 第31-33页 |
(四)服务过程 | 第33-46页 |
(五)成效评估 | 第46-48页 |
(六)结案 | 第48-50页 |
五、总结和反思 | 第50-53页 |
(一)总结 | 第50-51页 |
(二)反思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