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1.3.1 研究创新点 | 第16页 |
1.3.2 研究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30页 |
2.1 僵尸企业 | 第18-24页 |
2.1.1 僵尸企业的形成原因 | 第18-20页 |
2.1.2 僵尸企业的识别 | 第20-23页 |
2.1.3 僵尸企业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 产能过剩 | 第24-28页 |
2.2.1 影响产能过剩的因素 | 第24-26页 |
2.2.2 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 | 第26-27页 |
2.2.3 产能过剩的测度 | 第27-28页 |
2.3 僵尸企业与产能过剩 | 第28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第30-34页 |
3.1 僵尸企业的产生原因 | 第30-31页 |
3.2 僵尸企业与劳动投入 | 第31页 |
3.3 僵尸企业与资本投入 | 第31-32页 |
3.4 僵尸企业与全要素生产率 | 第32页 |
3.5 僵尸企业与产能过剩 | 第32-34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34-44页 |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34页 |
4.2 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4.3 变量定义与度量 | 第35-41页 |
4.3.1 被解释变量 | 第35-36页 |
4.3.2 解释变量 | 第36-38页 |
4.3.3 控制变量 | 第38-41页 |
4.4 模型设计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44-56页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48页 |
5.1.1 僵尸企业的分布 | 第44-46页 |
5.1.2 僵尸企业要素扭曲与运行效率情况 | 第46-47页 |
5.1.3 其他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7-48页 |
5.2 实证回归分析 | 第48-52页 |
5.2.1 僵尸企业与要素投入和全要生产率的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5.2.2 僵尸企业导致产能过剩的影响机制分析 | 第50-52页 |
5.3 稳健性检验 | 第52-56页 |
5.3.1 关于僵尸企业测度的稳健性检验 | 第52-53页 |
5.3.2 僵尸企业和产能过剩内生性问题讨论 | 第53-56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启示 | 第56-5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