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解放区的建设和发展论文--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根据地论文

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4页
    (一)选题意义第9-11页
    (二)学术回顾第11-13页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13-14页
一、陕甘宁边区模范村建设的背景考察与历史条件第14-26页
    (一)陕甘宁边区模范村建设的背景考察第14-23页
        1.陕甘宁边区初期农村卫生状况第14-16页
        2.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发展的历史要求第16-18页
        3.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的经验来源第18-22页
        4.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的建设标准第22-23页
    (二)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的历史条件第23-26页
        1.陕甘宁边区模范村建设运动为其提供了历史契机第23-24页
        2. 农村生产发展为卫生模范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第24-25页
        3. 党对卫生事业的重视和领导以身作则第25-26页
二、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中的模范实例与模范类型第26-34页
    (一) 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中的模范实例第26-32页
        1. 卫生模范个人第26-27页
        2. 卫生模范家庭第27-28页
        3. 卫生模范乡村第28-32页
    (二)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四种具体模范类型第32-34页
        1.个人生活卫生模范第32页
        2.饮食卫生模范第32-33页
        3.居住环境卫生模范第33页
        4.生育卫生模范第33-34页
三、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中的特点与意义第34-40页
    (一)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中的特点第34-38页
        1.卫生模范村建设与边区卫生工作同步发展第34-35页
        2.边区卫生运动起了带动作用第35-36页
        3.互相参观竞赛激励卫生模范村建设第36-37页
        4.卫生模范村与其他类型模范村交织发展第37-38页
    (二)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的意义第38-40页
        1.改变陕甘宁边区农村卫生习惯第38-39页
        2.深化陕甘宁边区医药卫生环境改造第39-40页
        3.推动陕甘宁边区民众参与政治运动第40页
四、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的经验、不足与启示第40-46页
    (一) 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的经验第40-42页
        1.政府政策对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具有指导作用第40-41页
        2.领导重视是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的前提第41页
        3.学校及社会教育为卫生模范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第41页
        4.劳模在卫生模范村建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第41-42页
        5.正确的服务方针是推动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的有力举措第42页
    (二)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的不足第42-44页
        1.卫生模范村建设重数量轻质量第42-43页
        2.卫生模范村建设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第43-44页
        3.卫生模范村建设随着政权中心转移而懈怠第44页
    (三)陕甘宁边区卫生模范村建设的现代启示第44-46页
        1.广泛宣传开展运动的重要性,从而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第44-45页
        2.干部要以身作则,亲力亲为,树立榜样,起模范带头作用第45页
        3.参观学习,竞赛评比,树立典型,培养先进发挥示范效应第45-46页
        4.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公约,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第46页
结语第46-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后记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安宋金画像砖题材之研究--兼与晋中南和甘肃清水对比
下一篇:贾拓夫财经工作研究(1946-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