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BR的再制造生产系统仿真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问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DBR方法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再制造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论文的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2 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基于DBR的再制造生产系统仿真相关理论 | 第17-28页 |
2.1 再制造的概念 | 第17-20页 |
2.1.1 再制造的定义 | 第17页 |
2.1.2 再制造生产的特点 | 第17-19页 |
2.1.3 再制造与其他生产类型的区别 | 第19-20页 |
2.2 约束理论 | 第20-22页 |
2.3 DBR系统 | 第22-23页 |
2.3.1 DBR系统的构成 | 第22-23页 |
2.3.2 DBR实施的步骤 | 第23页 |
2.4 使用FlexSim的离散系统仿真概述 | 第23-27页 |
2.4.1 系统仿真的概念 | 第23-24页 |
2.4.2 系统仿真技术的特点 | 第24-25页 |
2.4.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的基本步骤 | 第25页 |
2.4.4 Flexsim仿真软件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DBR实施的关键技术分析 | 第28-39页 |
3.1 约束资源的识别与处理 | 第28-31页 |
3.1.1 瓶颈工序的识别 | 第28-30页 |
3.1.2 配合瓶颈资源的生产节奏 | 第30-31页 |
3.2 基于DBR的库存缓冲设置 | 第31-34页 |
3.2.1 库存缓冲的概念 | 第31-32页 |
3.2.2 库存缓冲数学模型 | 第32-34页 |
3.3 基于DBR的时间缓冲设置 | 第34-37页 |
3.3.1 时间缓冲的概念 | 第34页 |
3.3.2 时间缓冲数学模型 | 第34-37页 |
3.4 系统波动对缓冲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再制造生产系统的仿真建模 | 第39-53页 |
4.1 再制造生产系统描述 | 第39-41页 |
4.1.1 发动机缸体再制造工艺流程 | 第39-40页 |
4.1.2 加工路径分布比例 | 第40-41页 |
4.2 工艺流程仿真建模 | 第41-52页 |
4.2.1 仿真目标 | 第41页 |
4.2.2 模型假设条件 | 第41-42页 |
4.2.3 模型输入参数 | 第42页 |
4.2.4 仿真实体设置 | 第42-47页 |
4.2.5 仿真模型框架 | 第47-49页 |
4.2.6 仿真模型验证 | 第49-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基于DBR的再制造生产系统仿真控制 | 第53-74页 |
5.1 瓶颈工序的仿真识别 | 第53-54页 |
5.2 配合瓶颈工序的投料速度 | 第54-57页 |
5.3 库存缓冲及Rope调控 | 第57-60页 |
5.3.1 基于库存缓冲的Rope调控 | 第57-58页 |
5.3.2 基于库存缓冲的Rope调控仿真 | 第58-59页 |
5.3.3 基于库存缓冲的Rope调控仿真验证 | 第59-60页 |
5.4 时间缓冲及Rope调控 | 第60-65页 |
5.4.1 基于时间缓冲的Rope调控 | 第60-61页 |
5.4.2 基于时间缓冲的Rope调控仿真 | 第61-64页 |
5.4.3 基于时间缓冲的Rope调控仿真验证 | 第64-65页 |
5.5 两种调控方法的对比评价 | 第65-73页 |
5.5.1 评价标准 | 第65页 |
5.5.2 再制造生产系统评价标准核算 | 第65-67页 |
5.5.3 确定最优库存缓冲 | 第67-69页 |
5.5.4 确定最优时间缓冲 | 第69-71页 |
5.5.5 定量对比分析 | 第71-72页 |
5.5.6 定性对比分析 | 第72-73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