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目的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新疆电视台《好大一个家》栏目 | 第13-19页 |
2.1 文化类节目概述 | 第13-15页 |
2.1.1 文化类节目界定 | 第13页 |
2.1.2 文化类节目表现特征 | 第13-14页 |
2.1.3 文化类节目兴起与原因 | 第14-15页 |
2.2 新疆电视台《好大一个家》栏目概述 | 第15-19页 |
2.2.1 栏目产生背景 | 第15-16页 |
2.2.2 栏目发展现状 | 第16-19页 |
3 《好大一个家》栏目定位与设置 | 第19-29页 |
3.1 《好大一个家》栏目定位 | 第19-22页 |
3.1.1 栏目的受众定位 | 第19-20页 |
3.1.2 栏目的内容定位 | 第20-21页 |
3.1.3 栏目的功能定位 | 第21-22页 |
3.2 《好大一个家》栏目设置 | 第22-25页 |
3.2.1 开场设置 | 第22-23页 |
3.2.2 舞台设置 | 第23-24页 |
3.2.3 《好大一个家》环节设置 | 第24-25页 |
3.3 《好大一个家》栏目参与主体 | 第25-29页 |
3.3.1 主持人 | 第25-26页 |
3.3.2 讲述人 | 第26-27页 |
3.3.3 观察团 | 第27-29页 |
4 《好大一个家》内容制作与意义 | 第29-35页 |
4.1 栏目内容制作 | 第29-32页 |
4.1.1 选择感人至深的家国故事 | 第29-30页 |
4.1.2 塑造生动鲜活的百姓人物 | 第30-32页 |
4.2 《好大一个家》栏目意义 | 第32-35页 |
4.2.1 传承家风民风 | 第32-33页 |
4.2.2 呈现新疆品格 | 第33-35页 |
5 《好大一个家》栏目不足及原因 | 第35-44页 |
5.1 栏目不足 | 第35-40页 |
5.1.1 采访对象偏重中老年群体,对青少年群体关注较少 | 第35-36页 |
5.1.2 题材相对狭窄,内容略显雷同 | 第36-38页 |
5.1.3 声音与画面配合不到位 | 第38页 |
5.1.4 电视节目与观众互动性不强 | 第38-40页 |
5.2 栏目存在不足的原因 | 第40-44页 |
5.2.1 新媒体时代受众发生显著变化 | 第40-41页 |
5.2.2 选题狭窄是栏目内容呈同质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 第41-42页 |
5.2.3 声画语言认识不足导致电视声画关系处理不到位 | 第42-43页 |
5.2.4 电视节目互动模式缺乏经验 | 第43-44页 |
6 《好大一个家》栏目启示 | 第44-51页 |
6.1 扩大栏目采访群体,适当关注青少年群体 | 第44-46页 |
6.2 丰富故事线索获取的途径,扩大节目选题范围 | 第46-47页 |
6.3 认识声画关系,合理使用声画组合方式 | 第47-48页 |
6.4 突破自身局限,融合新媒体技术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科研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