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 ·研究动机 | 第12-14页 |
| ·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 ·文献查询 | 第15页 |
| ·儿童行为和动机研究 | 第15页 |
| ·基于研究方法的交互原型创作 | 第15-16页 |
| 第2章 课题背景 | 第16-3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 ·儿童与游戏 | 第16-17页 |
| ·互动设计研究领域 | 第17-18页 |
| ·儿童身体感官体验和教育 | 第18-19页 |
| ·前人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19-34页 |
| ·相关期刊和国际会议 | 第19页 |
| ·游戏定义及前人实验研究 | 第19-28页 |
| ·实体用户界面 | 第28-29页 |
| ·相关作品 | 第29-34页 |
| ·研究方向及必要性 | 第34-35页 |
| ·互动设计的突破口:关联性 | 第34-35页 |
| ·“感官扩增”理论方法及必要性和价值 | 第35页 |
| ·研究目的 | 第35-36页 |
| ·研究框架 | 第36-38页 |
| 第3章 研究内容 | 第38-43页 |
| ·身体和感官体验 | 第38-39页 |
| ·五官肢体和感官 | 第38页 |
| ·物理隐喻 | 第38-39页 |
| ·“感官扩增”的理论方法模型 | 第39-43页 |
| ·理论方法模型 | 第39-40页 |
| ·儿童行为层和动机层 | 第40-41页 |
| ·感官-传感设计模型 | 第41-43页 |
| 第4章 研究方法 | 第43-46页 |
| ·儿童社会学研究方法 | 第43页 |
| ·儿童心理研究方法 | 第43-46页 |
| 第5章 实验过程 | 第46-57页 |
| ·试验计划 | 第46-48页 |
| ·实验过程 | 第48-57页 |
| 第6章 研究结果及评价 | 第57-75页 |
| ·技术实现 | 第57页 |
| ·实体用户界面设计原型: Bubble Journey“吹”的感官体验扩增 | 第57-69页 |
| ·游戏概述 | 第58-60页 |
| ·“感官扩增”的交互体现 | 第60-62页 |
| ·游戏界面设计 | 第62-64页 |
| ·硬件设计 | 第64-69页 |
| ·软件设计 | 第69页 |
| ·延伸设计至交互玩具设计: Run Chicken Run肢体的感官体验扩增 | 第69-74页 |
| ·设计结论 | 第74-75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9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未来工作 | 第76-77页 |
| ·未来应用 | 第77-79页 |
| 附录A | 第79-80页 |
| 附录B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