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

基于FWD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性能后评价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2.1 FWD反算动态模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路面结构性能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1.3.1 论文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研究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路面弯沉影响因素分析第20-37页
    2.1 落锤式弯沉仪的综合介绍第20-24页
        2.1.1 落锤式弯沉仪工作原理第20-22页
        2.1.2 落锤式弯沉仪弯沉盆理论分析第22-24页
    2.2 落锤式弯沉仪弯沉值理论分析第24-31页
        2.2.1 力学计算模式第24-25页
        2.2.2 边界条件第25-28页
        2.2.3 计算公式第28-31页
    2.3 弯沉值影响因素分析第31-35页
        2.3.1 路面各结构层模量的影响第31-32页
        2.3.2 结构层厚度的影响第32-33页
        2.3.3 路面压实度的影响第33-34页
        2.3.4 沥青路面矿料级配的影响第34-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三章 路面结构层动态模量反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7-57页
    3.1 动态模量反算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第37-41页
        3.1.1 动态模量第37-38页
        3.1.2 动态模量反算的基本原理第38-39页
        3.1.3 动态模量反算的方法第39-41页
    3.2 动态模量反算影响因素分析第41-48页
        3.2.1 FWD测量误差对动态模量反算的影响第41-42页
        3.2.2 数据有效位数对动态模量反算的影响第42-44页
        3.2.3 结构层厚度对动态模量反算的影响第44-46页
        3.2.4 不同荷载对动态模量反算的影响第46-48页
    3.3 路表弯沉反算各层动态模量第48-55页
        3.3.1 反算结果的一般规律第48-50页
        3.3.2 反算界面及相关反算程序第50-53页
        3.3.3 反算程序验证第53-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性能后评价研究第57-78页
    4.1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性能的评价指标第57-61页
        4.1.1 路面结构性能评价指标和标准第57-59页
        4.1.2 基于FWD数据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性能评价体系第59-61页
    4.2 路面结构性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第61-67页
        4.2.2 主观权重第61-63页
        4.2.3 客观权重第63-66页
        4.2.4 综合权重第66-67页
    4.3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性能后评价研究第67-77页
        4.3.1 PSPI评价方法第67-70页
        4.3.2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性能后评价的物元分析模型第70-75页
        4.3.3 市政道路结构性能后评价逻辑框架模型第75-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五章 实例分析第78-89页
    5.1 工程概况第78-79页
    5.2 弯沉盆数据及结构层动态模量反算第79-84页
        5.2.1 弯沉盆数据第79-80页
        5.2.2 道路各结构层动态模量反算第80-84页
    5.3 钻心取样分析第84-85页
    5.4 路面结构性能后评价第85-89页
        5.4.1 计算权重及各结构层动模量指数第85-86页
        5.4.2 计算PSPI及评价等级第86-87页
        5.4.3 市政道路路面结构性能逻辑框架模型第87-89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89-91页
    6.1 结论第89-90页
    6.2 展望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宁市快速公交工程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大跨度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静风荷载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