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首钢京唐AV100-17高炉鼓风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高炉鼓风机系统第11-12页
    1.2 控制系统第12-14页
    1.3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4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第15-17页
第2章 变频软启动控制第17-22页
    2.1 变频器的技术数据及其组成第17页
    2.2 变频器及功率部分第17-18页
    2.3 同步电动机软启动原理第18-19页
    2.4 软启动器的控制第19-20页
        2.4.1 软启动控制原理及过程第19-20页
        2.4.2 电机启动过程的顺序控制第20页
    2.5 励磁系统第20-21页
    2.6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定风量/定风压控制系统的分析第22-45页
    3.1 静叶可调概念第22-23页
    3.2 静叶调节机构系统的组成第23页
    3.3 静叶定位系统的内容第23-24页
    3.4 定风量控制分析第24-25页
    3.5 定风压控制分析第25-27页
    3.6 定风量/定风压之间关系第27-28页
        3.6.1 手动控制第27页
        3.6.2 定风量/定风压切换第27-28页
    3.7 流量与压力调节控制流程第28-33页
    3.8 静叶角度程序调节逻辑解析第33-35页
    3.9 风量风压PID控制算法介绍第35-36页
    3.10 大型轴流风机风量风压PID控制Simulink仿真第36-37页
    3.11 风量风压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系统第37-44页
        3.11.1 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原理第37-38页
        3.11.2 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参数整定算法第38-39页
        3.11.3 大型轴流风机风量风压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设计第39-43页
        3.11.4 大型轴流风机风量风压模糊自适应整定PID控制系统Simulink仿真第43-44页
    3.12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防喘振、逆流控制系统第45-72页
    4.1 喘振的产生第45-47页
    4.2 喘振的机理研究第47-49页
    4.3 影响喘振的因素第49-55页
    4.4 防喘控制第55-56页
    4.5 逆流控制第56-66页
        4.5.1 逆流的概念第56-57页
        4.5.2 逆流检测保护系统第57页
        4.5.3 逆流保护系统逻辑框图第57-60页
        4.5.4 逆流保护系统改造的原因及目标第60-61页
        4.5.5 逆流保护系统改造方案及实施过程第61页
        4.5.6 逆流保护系统程序修改及实现功能第61-65页
        4.5.7 逆流保护系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第65-66页
    4.6 阻塞线控制第66-71页
        4.6.1 阻塞线添加第66-68页
        4.6.2 校验阻塞线第68-70页
        4.6.3 实现报警功能第70-71页
        4.6.4 防阻塞控制系统的构成原则第71页
    4.7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拨风控制第72-78页
    5.1 拨风概述第72页
    5.2 拨风系统拨风量计算第72-74页
    5.3 拨风系统控制设计第74-75页
    5.4 拨风实例效果第75-77页
    5.5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6章 总结第78-80页
    6.1 结论第78页
    6.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作者简介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造与运输集成调度问题的智能优化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双电机消隙的六自由度机械手结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