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教师角色边缘化现象研究--以浙江省余姚市某小学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0-20页
    (一) 研究的缘起第10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0-12页
        1 现实意义第10-11页
        2. 理论意义第11-12页
    (三) 相关研究综述第12-17页
        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第12-14页
        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第14-16页
        3. 相关研究评价第16-17页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7-18页
        1. 研究思路第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五)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8-20页
二、相关理论基础第20-24页
    (一) 教师角色理论第20-22页
        1. 教师角色的内涵第20页
        2. 教师角色相关理论第20-21页
        3. 教师角色边缘化第21-22页
    (二) 教育公平理论第22-24页
        1. 教育公平的内涵第22-23页
        2. 教育公平的特征第23-24页
三、教师角色边缘化现象的调查结果分析第24-35页
    (一) 教师角色边缘化的现状与特征第25-28页
        1. 先赋性角色:刻板性第25-26页
        2. 受支配角色:被动性第26-27页
        3. 受轻视角色:歧视性第27页
        4. 非正式角色:弱势性第27-28页
    (二) 教师角色边缘化凸显的主要问题第28-35页
        1. 男性教师缺乏职业角色认同第28-29页
        2. 普通教师面临严重职业倦怠第29-31页
        3. 副科教师陷入职业发展困境第31-33页
        4. 代课教师遭遇社会系统排斥第33-35页
四、教师角色边缘化现象的原因探析第35-41页
    (一) 社会根源第35-36页
        1. 社会排斥使教师屈从权势而淡出第35-36页
        2.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限制教师发展第36页
    (二) 学校层面第36-38页
        1. 学校内部权力运作造就“权力边缘者”第36-37页
        2. 教师管理弊端突出恶化教师生存处境第37-38页
    (三) 教师自身第38-41页
        1. 职业倦怠驱使教师自我放逐第38-39页
        2. 个体魅力缺失动摇教师地位第39-41页
五、教师角色由边缘回到原点的路径分析第41-46页
    (一) 社会层面第41-42页
        1. 通过建立分级培养制度以提高教师职业能力第41页
        2. 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第41-42页
    (二) 学校层面第42-44页
        1. 创造人性管理的软性空间第42-43页
        2. 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第43-44页
    (三) 教师自我第44-46页
        1. 培养教师坚定的信念和职业理想第44-45页
        2.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附录第51-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语文体验性作业探究
下一篇: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状与提升研究--基于完善论幸福观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