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钢结构论文

Q550高强钢轴心受压矩形柱抗火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0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7页
        §1.1.1 火灾的危害第14-15页
        §1.1.2 高强钢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第15-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5页
        §1.2.1 常温下高强钢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17-20页
        §1.2.2 高温下高强钢材料力学性能研究现状第20-22页
        §1.2.3 高强钢柱抗火性能研究现状第22-23页
        §1.2.4 钢柱抗火计算方法研究现状第23-25页
    §1.3 研究意义第25-26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26-27页
    参考文献第27-30页
第二章 Q550高强钢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第30-44页
    §2.1 概述第30页
    §2.2 常温下Q550高强钢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第30-33页
        §2.2.1 试验设备第30-31页
        §2.2.2 试件设计和试验方法第31-32页
        §2.2.3 试验结果和数据处理第32-33页
    §2.3 高温下Q550高强钢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第33-41页
        §2.3.1 试验设备第33-34页
        §2.3.2 试件设计和试验方法第34-35页
        §2.3.3 试验结果和数据处理第35-40页
        §2.3.4 高温下高强钢材料力学性能对比第40-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第三章 Q550高强钢轴心受压柱火灾试验第44-78页
    §3.1 概述第44页
    §3.2 试验设备第44-46页
    §3.3 试验试件和连接节点的设计与制作第46-53页
        §3.3.1 试验试件设计与制作第46-49页
        §3.3.2 连接节点设计第49-53页
    §3.4 试验测量内容第53-55页
        §3.4.1 试件尺寸及整体缺陷测量第53-54页
        §3.4.2 试验数据监测第54-55页
    §3.5 试验步骤第55-56页
    §3.6 试验现象第56-66页
    §3.7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第66-75页
        §3.7.1 炉温-时间曲线第66-68页
        §3.7.2 试件表面温度-时间曲线第68-72页
        §3.7.3 试件轴向位移-时间曲线第72-73页
        §3.7.4 试件跨中侧向位移-时间曲线第73-75页
    §3.8 试验结果第75-76页
    §3.9 本章小结第76页
    参考文献第76-78页
第四章 Q550高强钢轴心受压柱抗火性能有限元分析第78-96页
    §4.1 概述第78页
    §4.2 热力耦合分析方法第78-79页
    §4.3 Q550高强钢轴心受压柱常温承载力分析模型第79-83页
        §4.3.1 几何模型建立和单元划分第79-80页
        §4.3.2 材料力学性能第80页
        §4.3.3 初始缺陷第80-82页
        §4.3.4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第82页
        §4.3.5 分析结果第82-83页
    §4.4 Q550高强钢轴心受压柱温度场分析模型第83-85页
        §4.4.1 热工性能参数第83页
        §4.4.2 单元类型和分析步设置第83页
        §4.4.3 温度场分析结果第83-85页
    §4.5 Q550高强钢轴心受压柱抗火性能分析模型第85-86页
        §4.5.1 材料力学性能第86页
        §4.5.2 分析步设置第86页
    §4.6 Q550高强钢轴心受压柱抗火性能分析结果第86-95页
        §4.6.1 试件轴向位移-时间曲线第86-88页
        §4.6.2 试件跨中侧向位移-时间曲线第88-89页
        §4.6.3 试件破坏屈曲形态第89-94页
        §4.6.4 试件临界温度和最大轴向位移第94-95页
    §4.7 本章小结第95页
    参考文献第95-96页
第五章 Q550高强钢轴心受压柱抗火性能参数化分析第96-114页
    §5.1 概述第96-97页
    §5.2 简化模型第97-98页
    §5.3 Q550高强钢轴心受压柱抗火性能参数化分析第98-108页
        §5.3.1 截面面积A第99-101页
        §5.3.2 截面宽厚比H/t第101-102页
        §5.3.3 整体弯曲缺陷幅值e_0第102-104页
        §5.3.4 长细比λ第104-105页
        §5.3.5 荷载比n第105-107页
        §5.3.6 截面高宽比H/B第107-108页
    §5.4 多参数耦合分析第108-111页
        §5.4.1 截面面积A-荷载比n第108-109页
        §5.4.2 长细比 λ-荷载比n第109-110页
        §5.4.3 截面面积A-长细比λ第110-111页
    §5.5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4页
第六章 Q550高强钢轴心受压柱抗火性能计算理论第114-138页
    §6.1 概述第114页
    §6.2 火灾下Q550高强钢轴心受压柱临界温度第114-130页
        §6.2.1 火灾下高强钢柱临界状态判别准则第114-115页
        §6.2.2 临界温度计算方法第115-118页
        §6.2.3 计算公式拟合第118-129页
        §6.2.4 公式准确性验证第129-130页
    §6.3 火灾下Q550高强钢轴心受压柱最大轴向位移第130-135页
        §6.3.1 轴向压缩变形第131页
        §6.3.2 弯曲产生的轴向变形第131-132页
        §6.3.3 轴向膨胀变形第132页
        §6.3.4 计算公式拟合第132-134页
        §6.3.5 公式准确性验证第134-135页
    §6.4 本章小结第135-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3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38-140页
    §7.1 结论第138-139页
    §7.2 展望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141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41页

论文共1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冷弯薄壁型钢多卷边组合柱受力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多信息融合的电梯安全评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