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行为的刑法规制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1.2.1 相关文献介绍 | 第10-11页 |
| 1.2.2 总体评价 | 第11页 |
| 1.3 创新点 | 第11-13页 |
| 第2章 高利贷行为刑法规制观点之争 | 第13-20页 |
| 2.1 高利贷行为刑法规制肯定论 | 第13-18页 |
| 2.1.1 肯定论的理由 | 第13-15页 |
| 2.1.2 肯定论下关于高利贷行为的罪名 | 第15-18页 |
| 2.2 高利贷行为刑法规制否定论 | 第18-19页 |
| 2.3 小结 | 第19-20页 |
| 第3章 高利贷之区分类型与规制路径 | 第20-28页 |
| 3.1 高利贷分类 | 第20-24页 |
| 3.1.1 高利贷之“高利率” | 第20-22页 |
| 3.1.2 “个体型”高利贷与“营业型”高利贷 | 第22-24页 |
| 3.2 “个体型”高利贷属于民事领域 | 第24-25页 |
| 3.3 “营业型”高利贷应当纳入刑法规制 | 第25-27页 |
| 3.3.1 “营业型”高利贷不符合真正的自由价值 | 第25-26页 |
| 3.3.2 “营业型”高利贷具有社会危害性 | 第26-27页 |
| 3.4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4章 “营业型”高利贷的刑法规制 | 第28-36页 |
| 4.1 “营业型”高利贷刑法规制之基础 | 第28-31页 |
| 4.1.1 健全民间借贷法律体系 | 第29-30页 |
| 4.1.2 加强针对民间借贷的政府监管 | 第30-31页 |
| 4.2 增设“发放高利贷罪” | 第31-36页 |
| 4.2.1 “营业型”高利贷不宜以非法经营罪定罪 | 第31-32页 |
| 4.2.2 “发放高利贷罪”的具体设置 | 第32-3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