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壳聚糖/丝心蛋白释药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第1章 绪论第15-29页
    1.1 环境响应型给药系统的概述第15-18页
        1.1.1 温度响应型给药系统第15页
        1.1.2 重金属离子响应型给药系统第15-16页
        1.1.3 光响应型给药系统第16页
        1.1.4 生物分子响应型给药系统第16页
        1.1.5 葡萄糖响应的胰岛素给药系统第16页
        1.1.6 磁场、电场响应型给药系统第16-17页
        1.1.7 压力响应型给药系统第17页
        1.1.8 pH值响应型给药系统第17-18页
    1.2 微球的制备方法第18-22页
        1.2.1 乳化-溶剂蒸发法第18-19页
        1.2.2 盐析法第19页
        1.2.3 超临界流体法第19-20页
            1.2.3.1 迅速分散法第19页
            1.2.3.2 超临界非溶剂法第19-20页
            1.2.3.3 超临界液体-液膜超声法第20页
        1.2.4 界面聚合法第20页
        1.2.5 凝聚法(单凝聚法/复凝聚法)第20页
        1.2.6 喷雾干燥法第20-21页
        1.2.7 高压乳匀法第21页
            1.2.7.1 热乳匀第21页
            1.2.7.2 冷乳匀法第21页
        1.2.8 乳化-交联法第21页
        1.2.9 自组装法第21-22页
    1.3 微球的载药机理第22-23页
        1.3.1 物理包埋法第22-23页
        1.3.2 静电吸附法第23页
        1.3.3 溶胀吸收法第23页
    1.4 微球的释药过程第23-24页
    1.5 环境响应性材料的概述第24-25页
    1.6 壳聚糖及其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第25-26页
        1.6.1 壳聚糖简介第25页
        1.6.2 壳聚糖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第25-26页
            1.6.2.1 壳聚糖的止血抑菌功能第25-26页
            1.6.2.2 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第26页
            1.6.2.3 壳聚糖在微球微囊制备上的应用第26页
    1.7 丝心蛋白及其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第26-29页
        1.7.1 丝心蛋白的结构第26-27页
        1.7.2 丝心蛋白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第27-29页
            1.7.2.1 丝心蛋白微球微囊缓控释体系第27-28页
            1.7.2.2 丝心蛋白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第28-29页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第29-30页
第2章 壳聚糖微球和丝心蛋白微球的制备过程第30-38页
    2.1 引言第30-31页
    2.2 实验部分第31-38页
        2.2.1 试剂和仪器第31页
        2.2.2 丝心蛋白微球的制备第31-32页
            2.2.2.1 制备原理第31页
            2.2.2.2 蚕丝的脱胶处理第31页
            2.2.2.3 丝心蛋白溶液的预处理第31-32页
            2.2.2.4 丝心蛋白微球的制备过程第32页
        2.2.3 丝心蛋白凝胶球的制备第32页
        2.2.4 壳聚糖微凝胶球的制备第32-38页
            2.2.4.1 壳聚糖溶液的预处理第33页
            2.2.4.2 壳聚糖微凝胶球的制备过程第33页
            2.2.5 微球形貌和粒径的分析表征方法第33页
            2.2.6 壳聚糖溶液和丝心蛋白溶液在不同pH下的反应第33页
            2.2.7 在显微镜下观察壳聚糖微球和丝心蛋白微球在不同pH下的相互作用第33页
            2.2.8 壳聚糖微球和丝心蛋白微球在不同pH下的释放实验第33-36页
                2.2.8.1 维生素B12的标准曲线的制备第34页
                2.2.8.2 在不同pH条件下壳聚糖微球对丝心蛋白微球释药的影响的探讨第34-36页
            2.2.9 在不同pH条件下丝心蛋白溶液对壳聚糖微球释药的影响的探讨第36-38页
第3章 壳聚糖和丝心蛋白微球的制备结果及讨论第38-44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试剂和仪器第38页
    3.3 实验过程第38页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8-44页
        3.4.1 丝心蛋白微球制备的结果第38-40页
            3.4.1.1 冷冻温度对丝心蛋白成球的影响第38页
            3.4.1.2 不同丝心蛋白溶液浓度对丝心蛋白微球成球的影响第38-39页
            3.4.1.3 搅拌速度对丝心蛋白微球成球的影响第39页
            3.4.1.4 不同乙醇和SF的体积比对丝心蛋白微球成球的影响第39-40页
        3.4.2 丝心蛋白凝胶球制备的结果第40-41页
        3.4.3 壳聚糖微球制备的结果第41-44页
            3.4.3.1 壳聚糖和甲醛体积比对壳聚糖微球成球的影响第41页
            3.4.3.2 搅拌速度对壳聚糖微球成球的影响第41-42页
            3.4.3.3 不同的油相对壳聚糖微球成球的影响第42-44页
第4章 壳聚糖和丝心蛋白微球的性能表征第44-54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试剂和仪器第44页
    4.3 实验过程第44页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4-53页
        4.4.1 壳聚糖溶液和丝心蛋白溶液在不同pH下相互作用的结果第44-45页
        4.4.2 在显微镜下观察壳聚糖微球和丝心蛋白微球在不同pH下的相互作用的结果第45-46页
        4.4.3 壳聚糖微球和丝心蛋白微球在不同pH下的释放实验的结果第46-49页
        4.4.4 在不同pH条件下丝心蛋白溶液对壳聚糖微球释药影响的探讨结果第49-53页
            4.4.4.1 在不同的丝心蛋白浓度下壳聚糖微球的释药结果第49-51页
            4.4.4.2 在合适的丝心蛋白浓度下探究壳聚糖微球释药的结果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硫化砷渣中硫的氧化与分离研究
下一篇:功能对等理论下的中文电视剧口译实践报告--以电视剧《历史永远铭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