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0页 |
1.1 超分子和金属-超分子聚合物 | 第10-11页 |
1.1.1 超分子 | 第10-11页 |
1.1.2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 | 第11页 |
1.2 三联吡啶基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研究现状 | 第11-21页 |
1.2.1 常规制备过程 | 第12-15页 |
1.2.2 稳定性三联吡啶基金属-超分子聚合物 | 第15-17页 |
1.2.3 不稳定性三联吡啶基金属-超分子聚合物 | 第17-20页 |
1.2.4 基于三联吡啶类似配体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 | 第20-21页 |
1.3 电致变色材料研究进展 | 第21-28页 |
1.3.1 无机金属氧化物 | 第22页 |
1.3.2 过渡金属配合物 | 第22-23页 |
1.3.3 有机小分子和导电聚合物 | 第23-24页 |
1.3.4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 | 第24-28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8-30页 |
第2章 Fe,Co,Ru-双三联吡啶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 第30-46页 |
引言 | 第30页 |
2.1 实验 | 第30-34页 |
2.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30-32页 |
2.1.2 配体1,4-双(2,2':6',2"-三联吡啶-4'-基)苯(L)的制备 | 第32-33页 |
2.1.3 配体4'-(4-溴苯)-2,2':6',2"-三联吡啶(Lo)的制备 | 第33页 |
2.1.4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FeL,CoL,RuL的制备 | 第33-34页 |
2.1.5 测试及表征 | 第34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4-44页 |
2.2.1 配合反应过程研究 | 第34-36页 |
2.2.2 吸收光谱研究 | 第36-38页 |
2.2.3 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 第38-42页 |
2.2.4 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循环稳定性 | 第42-4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3章 Fe/Ru基双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 第46-58页 |
引言 | 第46-47页 |
3.1 实验 | 第47-48页 |
3.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47页 |
3.1.2 Fe/Ru基双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 | 第47-48页 |
3.1.3 测试及表征 | 第48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8-57页 |
3.2.1 Fe/Ru基双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过程讨论 | 第48-50页 |
3.2.2 吸收光谱研究 | 第50-52页 |
3.2.3 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 第52-55页 |
3.2.4 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 第55-5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4章 Fe/Co基双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及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 第58-66页 |
引言 | 第58页 |
4.1 实验 | 第58-60页 |
4.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 第58-59页 |
4.1.2 Co/Fe基双金属-超分子聚合物及薄膜的制备 | 第59页 |
4.1.3 测试及表征 | 第59-60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60-64页 |
4.2.1 制备过程讨论 | 第60-61页 |
4.2.2 吸收光谱研究 | 第61-63页 |
4.2.3 电致变色性能研究 | 第63-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